-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士的职业防 护 概述 护士工作每天在与病人平凡接触,特别是手术室、产房、急诊室、重症监护室更是与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密切接触。因此感染一些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概率较高。最常见的有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等。因此对护士,特别是才参加工作的新进护士要进行职业危害的防护教育,是必要的。 职业暴露:病人的血液或具有传播HBV、HCV、HIV的体液包括(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滑膜、胸膜腹膜及心包积液、羊水等)经医务人员破损的皮肤而污染时或被针刺伤或利器割伤或污染了医务人员的粘膜。 标准预防:对院内所有的病人采用的预防标准,如果可能接触到病人的A血液、B所有体液(除汗液)不管是否含有可视血、C非完整皮肤、D粘膜都采取预防。 标准预防的具体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进行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应当戴手套、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体液、血液飞溅的,应穿戴具有防渗透的隔离衣和围裙。 带护目镜的口罩 医务人员 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二.危害因素 一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1.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不仅危害医护人员的健康,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柯萨奇病毒、禽流感病毒以及流感和支原体病毒、冠状病毒等。护士经常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经常接触各种感染患者,特别是重症监护病房、急诊科、妇产科、手术室、血透室、供应室以及各临床科室的护士,更易受到职业伤害。 我国目前人口乙肝总感染率达到60%左右,乙肝病毒携带者已有1.3亿(相当于每10个中国人就有1个是HBV病毒携带者。)而艾滋病的发病率在我们发展中国家正呈现迅猛增长趋势。我们正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实践证明——针刺伤时只要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伤者感染HBV,其概率为6%~30%而感染HIV概率是0.3%。病毒感染后到发生血转化有一期限,HBV、HCV为8周,HIV为6个月。感染到发病又有一定的潜伏期,前两个为45~60天,艾滋病为12年。这段时间伤者本身也是病毒携带者的危险因素之一。 2.化学因素 2.1各种消毒剂、清洁剂、固定剂的应用如甲醛、含氯消毒剂、戊二醛、过氧乙酸等,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粘膜对人体造成伤害,长期接触可引起视力下降、神经系统的损伤及头痛、心悸、失眠等。 2.2各种化疗药物和抗生素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频繁接触各种抗肿瘤药物和抗生素,这些药物在配制过程中挥发入空气内的微粒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可致白细胞(WBC)计数减少、脱发、月经异常、疲劳、皮肤过敏,重者可致骨髓造血功能抑制、过敏性休克、猝死等 2.3各种毒性垃圾血压计、体温计、荧光灯等损坏破碎后漏出的水银,占医院卫生材料绝大部分的一次性PVC产品等等,均可造成人体的慢性中毒和其他危害。 2.4各种废气、污染气体医院工作环境复杂,各种废气、污染气体对护士均可构成职业威胁。有报道显示,长期暴露于微量麻醉废气的污染环境,有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畸变和生育力降低的可能。 3物理因素 锐器与针刺伤是常见的职业伤害因素,不仅是其本身造成的直接伤害,最主要的其是引起许多血液传播性疾病最重要的传染途径。据报道,美国每年有36名医务人员感染HIV,2000名医务人员感染丙型肝炎,400名医务人员感染乙型肝炎。 具报道---------- 意外针刺、刀割伤,污血溅落到眼睛里或污染皮肤等即—经过粘膜和非完整皮肤传播,不会通过吸入血气溶胶传播。皮下接触HIV的危险性是0.3%,粘膜接触则为0.09%,针刺感染危险性1.8%。——由此可见:注射针刺伤的发生潜在危险更大。 分析原因 针刺伤相关因素 刺伤深度 深度刺伤引起感染的几率大于浅表刺伤 携带血液量 中空针头沾染血液量大,引起感染机会大 接触路径 针刺伤感染几率大于黏膜接触 时间长短 刚被污染的针头刺伤感染几率大于放置数小时后的针头 医务人员相关因素 健康状态 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决定接触后感染与否的几率 接触的频率 频率越高感染几率越大 伤口的处理 处理及时得当感染几率小 免疫措施 暴露后的快速免疫措施 有研究表明,临床工作中,护士在回套针帽、分离针头、整理用过的针头等使用或处理不当,导致针刺伤机率最高。 其次我们操作中的不良行为习惯也是造成类似伤害的原因。比如:物品使用后不及时归位;使用过的注射器未套上针帽,随意丢弃,被下一操作者无意间刺伤;安瓿在掰开时未用砂轮锯开,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常见皮肤病的治疗与美容课件.ppt
- 常见胃肠疾病及相关联合用药1课件.ppt
- 并发症1幻灯片.ppt
- 广告作品欣赏幻灯片.ppt
- 康复护理中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课件.ppt
- 康复护理技术幻灯片.ppt
- 开颅手术患者的护理幻灯片.ppt
- 弱视综述:弱视的原因、危害、检查和治疗课件.ppt
- 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应用课件.ppt
- 微型党课幻灯片.ppt
- 半导体材料性能提升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扩张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内容创作人才需求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区域市场区域剧本市场消费者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合作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x
- 剧本杀行业剧本创作人才心理素质培养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T_HNTI 030—2020_茶树种质资源考察收集技术规范.pdf VIP
- 报关原理与实务(第二版)(第5章)1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ppt VIP
- 2025年滨州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基于能力培养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设计.docx
- Q/GDW1827-2013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pdf VIP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406种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目录.pptx VIP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本质安全体系管理手册.doc VIP
- 教育行业AI大模型设计方案【231页WORD】.docx VIP
- 2024医保物价培训.pptx VIP
- 屋顶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