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言文段汇总.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文言文段汇总

1 李士谦传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母曾呕吐,疑为中毒,因跪而尝之。伯父岐州刺史玚,深所嗟尚,每称曰:“此儿吾家之颜子也。”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齐吏部尚书辛术召署员外郎,赵郡王睿举德行,皆称疾不就。和士开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士谦知而固辞,得免。隋有天下,毕志不仕。 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其奴尝与乡人董震因醉角力,震扼其喉,毙于手下。震惶惧请罪,士谦谓之曰:“卿本无杀心,何为相谢!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性宽厚,皆此类也。 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乡人李景伯等以士谦道著丘园,修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 (节选自《二十四史·隋书卷四十七·李士谦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以振施为务 振施:救济施舍 B.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 阋讼:争吵、诉讼 C.其奴尝与乡人董震因醉角力 角力:较量力气大小 D.乡人李景伯等以士谦道著丘园,修其行状 行状:轮廓、式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望见盗刈其禾黍者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 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 性宽厚,皆此类也 是寡人之过也 乡人李景伯等以士谦道著丘园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李士谦“性宽厚”的一组是 ①母曾呕吐,疑为中毒,因跪而尝之 ②隋有天下,毕志不仕 ③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 ④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 ⑤遽令放之 ⑥会葬者万余人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士谦是一个大孝子。他幼年丧父,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他曾经为弄清母亲的呕吐原因,尝食她的呕吐之物,孝顺之举深得伯父赞赏。 B.李士谦性情清高,不慕权势。他多次拒绝别人的召纳、举荐,隋朝建立后,更是矢志终身不做官。 C.李士谦有乐善好施的好品德。他周济乡里无钱办丧事的人家,又曾拿出钱财来化解兄弟间因分财不均而起的纠纷。 D.李士谦的德行深得同乡人的爱戴。他死后,人们为他举行万人葬礼,树碑立传,并联名请求朝廷给了他一个谥号。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和士开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祭酒。 (2)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 (3)卿本无杀心,何为相谢!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 2 褚玠传 玠字温理,九岁而孤,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及长,美风仪,善占对,博学能属文,词义典实,不尚淫靡。 陈天嘉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齐,还迁中书侍郎。 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宣帝谓中书舍人蔡景历曰:“稽阴大邑,久无良宰,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景历进阶,帝曰:“甚善,卿言与朕意同。”乃除山阴令。县人张次的、王休达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奸,全丁大户类多隐没。玠锁次的等,具状启台,宣帝手敕尉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人八百余户。时舍人曹义达为宣帝所宠,县人陈信家富,谄事义达,信父显文恃势横暴。玠乃遣

文档评论(0)

mg600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