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及其应用》课程设计-存储器扩展系统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

《微机原理及其应用》课程设计-存储器扩展系统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机原理及其应用》课程设计-存储器扩展系统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微机原理及其应用》课程设计论文格式 共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一)论文部分 封面 具体格式见下面样例。 正文 论文的主体部分,针对所做的设计题目进行相应的论述。具体格式见下面样例。 总结 对完成的课程设计的总结和体会,字数要求在300~500字之间。 参考文献 在设计过程中,查阅的资的列表,要求3篇以上。 (二)图纸部分 图纸要求: 以标准的A3白图纸打印,尺寸:420×297(mm) 图纸布局如下图所示: 3、右下图标尺寸及欺项目如下: 微 机 原 理 课 程 设 计 论 文 姓 名: 翁元炉 班 级: 信工 042 学 号: 32 指导教师: 陈伟利 日 期: 目 录 一、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1 1、题目…………………………………………………… 1 2、课程设计要求………………………………………… 1 二、课程设计目的……………………………………………… 1 三、8086芯片及相关外围器件选用介绍……………………… 1 1、8086芯片……………………………………………… 1 2、2864芯片(EEPROM)……………………………… 8 3、6264芯片(静态RAM)……………………………… 9 4、键盘/显示器接口芯片8279…………………………… 11 5、译码器74LS138……………………………………… 13 6、地址锁存器74LS373………………………………… 14 7、LED数码管显示……………………………………… 15 8、键盘接口设计………………………………………… 15 四、系统软件设计……………………………………………… 五、总结………………………………………………………… 六、参考文献…………………………………………………… (另附总电路图一张) 一、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1、题目:存储器扩展系统设计 2、课程设计要求 1)可以用键盘向存储器内写入和读出数据,并用LED数据管显示。 2)数据输入可用10进制或16进制(可选)。 3)地址采用16进制显示。 采用1片6164(RAM)和1片2864(EEROM)对8086进行外围存储器扩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扩展存储器的硬件连接方法和级联硬件连接方法。同时,本设计还使用8279键盘/显示接口芯片为8086扩展了16个键盘和6位7段数码管显示块。方便在程序调试时,对程序进行测试。通过本设计8086是一个40管脚的器件,为了便于组成不同规模的系统, Intel公司为8086设计了两种工作模式。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管脚的定义不同。1)数据总线D0~D15   16位,双向传输, 可分别使用其低8位或高8位,该总线与地址总线A0~A15共用CPU引脚形成复用总线AD0~AD15, 地址、数据分时传送。 2地址总线A0~A1920位,单向,地址由CPU产生,用于寻址访问存储器单元或IO端口。A0~A15与D0~D15复用,A16~A19与状态信号S3~S6复用(A16/S3 ~A19/S6)。其中AD15~AD0地址/数据复用信号(标号2~16、39),双向,三态。 在总线周期的T1状态(地址周期)AD15~AD0上出现的 是低16位的地址信号A15~A0;在T3状态(数据周期)AD15~AD0上出 现的是数据信号D15~D0。   作为分时复用管脚,因为既做地址信号,又做数据信号,因此是双向信号。 在总线周期的T1状态AD15~AD0输出CPU所要访问的存储器或者I/O端口的地址; 而在总线周期的T3状态,AD15~AD0上出现的是CPU和存储器或I/O端口交换的数据。T2状态对于读周期和写周期来说AD15~AD0上的状态是不同的: 在是读周期, AD15~AD0要从CPU驱动(地址周期)切换为存储器或I/O端口驱动(数据周期),AD15~AD0管脚需要在一个状态周期内维持高阻状态,以便不同总线驱动源的切换。如果是写周期,地址和数据信号都是由CPU驱动,所以CPU从T2开始便输出数据。T2~T3都是数据周期。   A19/S6~A16/S3 (Address/Status):地址/状态复用信号(标号35~38),输出。 在总线周期的T1状态(地址周期)A19/S6~A16/S3上出现的是地址的高4位。在T2~T4状态,A19/S6~A16/S3上输出状态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inyaogun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