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制一份文言文试题并做解题指导(附答案).docVIP

命制一份文言文试题并做解题指导(附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命制一份文言文试题并做解题指导(附答案)

选取八年级语文(下)25《桃花源记》命制一份文言文试题并做解题指导(附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运用70%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每个2分,共10分。) (1)俨然( ) 2 黄发垂髫( )(3)诣太守( ) (4)便要还家( )(5)豁然开朗(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武陵人捕鱼为业( ) 中无杂树( ) 1 2 不足为外人道( ) 晋太元中( ) 便舍船( ) 寻向所志( ) 3 4 屋舍伊然( ) 未果,寻病终( ) 忘路之远近( ) 闻之,欣然归往( ) 5 渔人甚异之( ) 处处志之( ) 芳草鲜美( ) 3.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每个2分,共14分 1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2 、 肝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义: 今义: 3 、芳草鲜美 古义: 今义: 4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5 、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 今义: 6 、诣太守,说如此 古义: 今义: 4.用原文填空。(每处2分,共10分) (1).《桃花源记》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 成语是“ ”。 (2)写桃花源人又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 宁生活的句子是“ 。” (3)桃花源在 的地方,写渔人进人桃花源的路径,用“ ” “ ”来说明它不易被人发现。 5、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A.有好的田地,好的池水和桑池之美。 B.有良田、池水、桑叶。竹子等。 C.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D.有良田池水和桑叶、竹子等各种植物。 6、简答(每题5分,共10分) (1)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 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作者虚构桃花源的美好生活,目的是什么? 二、迁移拓展。(30分) 峡江神飞泉亭记 袁 枚 余年来观瀑屡①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 他若匡庐②,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③危崖,不得从 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蹬级纤曲④,古松张覆,骄阳不炙③。过石桥,有三奇 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技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余,八窗明净。 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③,可堰仰①,可放笔砚,可德茗置饮。以 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奔,余命霞裳与之对抨③,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 之,又有支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 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②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王树著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 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日:“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会笑日:“寺何能飞!自 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日:“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日:“诺。”已送 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注释】①屡:多次。②匡庐:庐山。③踞;蹲坐。④纡(yǖ)曲:回旋曲折。⑤炙:晒。⑥箕踞:伸开两腿坐着。⑦偃仰:仰面朝天躺着。⑧对枰(píng):下棋。⑨一:竟。⑩征:凭证。⑾存:保存。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至峡江寺而意难舍 (2)而游者皆暴日中 (3)可放笔砚,可海茗置饮 (4)云村翁郁,中隔长江 8。翻译下列语句,并指出它们各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技合,奇已! (2)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9.作者在写峡山的奇景之前为什么先写天下的名山瀑布? 10.文章最后一段,作者介绍了 , 通过记叙 ,发出了 的议论,与首段中的 照应。 解题指导: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每个2分,共10分。) 黄发垂髫,考察学生形近字读音,与鬓髻区分开来,便要还家,考察读准多音字。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考察一词多义,在不同语境中词义不同,词性也不同。 3、加点词的古今义,考察古今词义的变迁差异。 4、用原文填空。考察对原文的理解熟悉程度,能用原文写出答案。 5、。考查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的对译,能运用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解读文章,理解本义。 6、简答,考查对写作背景和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的掌握。 7-10题:是知识迁移和知识拓展部分,考查运用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提高解读文言文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