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见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常见病

42例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作者:丁浩萍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江苏 扬州 225001 【摘要】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2例川崎病患儿的护理措施:包括高热的护理,皮肤粘膜的护理,心血管系统症状的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与出院指导。结果:42例患儿经过2周左右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均康复出院。结论:认真做好川崎病患儿的护理,动态监测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减轻患儿痛苦,促进早日康复。 【关键词】 川崎病; 小 儿; 护 理   Nursing Care for 42 Kawasaki Disease Patients   DING Hao-ping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angzhou City, Jiangsu Yangzhou 225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vailable process of nursing care in Kawasaki disease.Method: A summary of nursing care observed in 42 Kawasaki disease patients retrospectively,including hyperthermy nursing,skin and mucous membrane nursing,symptom nursing in cardiovascular system,drug treatment nursing,diet nursing,health education and guidance of discharge.Result: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42 Kawasaki disease patients vanished on the whole and rehabilitation to discharge after treatment and nursing sustained two weeks or so. Conclusion: Nursing Kawasaki disease patients seriously and monitoring patients condition dynamically is beneficial to reduce complications、abate patients painful and promote rehabilitation early. Key words: Kawasaki disease; Children; Nursing care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是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疾病[1],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最明显的是冠状动脉病变,可导致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破裂等致死性疾病,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多见,80%在5岁以下[2]。我科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川崎病患儿42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日本1984年9月修订的川崎病诊断标准[3]。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2例,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4个月至7岁,发热时间最长达13d,最短6d,38例出现口唇皲裂,双眼结膜,口腔粘膜充血,出现杨梅舌12例,病程大于9d后出现手足端膜状脱皮36例,出现全身多形性红斑21例,肛周脱屑15例,42例患儿均有颈淋巴结肿大,其大小类似蚕虫、花生。38例治愈出院,4例好转出院,4例并发冠状动脉扩张。   2 护理体会   2.1 高热的护理:患儿急性期多为高热,体温在39℃以上。入院后常规使用阿斯匹林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物理降温。急性期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以降低代谢,减少能量消耗。每4h测体温一次,准确绘制在体温单上,为确保测温准确,应测量肛温,体温超过38.5℃予冰贴在额部或冰枕进行降温,降温效果不佳者加用其它药物降温,把体温控制在38.5℃以下,以防止高热惊厥。退热时出汗较多,水份大量丢失,予多喂水或静脉补液,用温水擦身,更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受凉。每日开窗通风2~3次,维持室温20℃~22℃,湿度50%~60%。   2.2 皮肤粘膜的护理:患儿发热1~3d出现皮疹,表现为猩红热样皮疹、斑丘疹或多形红斑样皮疹,多见于躯干,在1周内多能自行消退。本组有38例皮肤粘膜受损,应观察皮疹进展和消退情况,剪短患儿指甲,避免搔抓皮肤,在出现脱屑时,反复告诫患儿及其家长,不要人为撕拉,损伤皮肤的完整性,应让受损皮肤自行脱落。加强清洁卫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