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度 2015 编号
郑州学院教科研课题
立项申请书
课 题 名 称:破解学生厌学,提高教育质量关键问题研究
课 题 类 别:重点
推 荐 类 别:1.重点 2.一般
课 题 负 责 人:
课 题 组 成 员:
联 系 电 话:
负责人所在部门:
填 表 日 期:2015年06月10日
郑州
学院印制
填表说明
一、本表及所附《课题设计论证》活页填写一式2份报送,( A4纸张打印,于左侧单独装订成册),一份电子文档,发至网络办公科研处信箱。
二、每人最多只能参与两项课题(限主持申报一项)。
三、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加盖公章后报。 应准确、简明,最多不超过35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课题类别 院校建设专题、教改、科技攻关、思政专题、自选
课题组成员 必须真正参加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不含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最多不得超过4人。
基本情况表
课题名称 破解高职学生厌学,提高教育质量关键问题研究 研究时间 2015年6月——2016年6月 预期主要成果形式 1论文论著、2研究报告、3新产品
4新工艺或新方法、5软件、6其他 负责人姓名 性别 民族 汉 出生日期 行政职务 教师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思想政治教育 最后学历 最后学位 硕士 工作单位 电话 内线 手机 主
要
参
加
者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学历
职称
从事专业 分工 二、课题设计论证(与论证活页同)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意义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内容: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主要观点、技术路线或实施方案;
·3.价值: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程度、应用价值或预期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等
(限3000字内)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意义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本课题研究现状
厌学情绪可谓是存在学生上学的各个阶段。从知网的检索来看,有关学生厌学的研究大都以期刊、论文为主,尚未有专门的著作出版。以年度为统计单位,可以看到对该问题研究程逐年上升趋势,并于2014年达到高峰。2008 年 3 月 24 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题为“厌学情绪弥漫大学校园”的文章,文章公布了北京大学“首都高等教育”学科群项目组发布的“2007 年首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调查”中的一组数据,称“有 52.6%的高校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部属高校和市属高校中,该比例分别为 42.7%和 60.3%。”。由此可见,高校学生厌学问题已成为高校学生的一个通病,也越来越成为制约着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的一个瓶颈。
高校学生厌学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是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在大学生心理上的综合反映。从研究方向看,有部分学者以心理学为切入点,从学生心理主观方面来分析学生厌学的成因,比如王国华的《高职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其教育对策》,戴夏燕的《高职学生厌学心理透析》等。又有部分学者从学生自身出发,把学生厌学归结为学习动力不足,如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韩玉芬、费斯维等。还有部分学者从学校的教学管理、师资队伍等方面来研究学生厌学原因以及对策,如邹颖君德《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及对策》一文中,把学生厌学的原因归结为教育目标不明确、约束机制不得力、教学方法不得当、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等;此外,还有学者从家庭与社会方面入手来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及探讨相应的对策,如王志斌的《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的社会原因及对策》和何明炳、吴重涵的《高职生厌学现象透视及其相关对策研究》。
虽然国外的学生和我国的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明显的差异,但也同样的遭遇到学生厌学这个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国家依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再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采取可行性较强的方法,建立了不同的教育模式。如英国的“以学生为中心”,加拿大的“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和德国的“双元制”的教育模式。这是目前国外有关高校学生厌学对策的研究。
通过梳理近几年有关高校学生厌学的研究文献可以得出,厌学问题已成为高校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的一个普遍问题,也已成为制约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一大障碍。而相关的研究大多从学校、社会等宏观层面来开展论述,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故本课题将主要从学生与教师出发,在分析高职学生学习现状的基础上,从如何增强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改进学习方法与提高学习效率出发,尝试对该问题做出有益的探讨。
(2).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本研究将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提供一个特殊的视角,即从学生厌学这一特殊视角入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理论。
实践意义:第一,有助于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鲧禹治水》详解.ppt
- 圆柱切割体详解.ppt
-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种瓜得豆课件》第1课时优质课详解.ppt
- 圆柱切拼综合练习详解.ppt
-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天上偷来的火种课件》教学课件详解.ppt
-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小泽征尔的判断》课件详解.ppt
- 圆柱与圆锥的认识课件(最新最全)详解.ppt
- 圆柱与圆锥的认识练习沙河子小学戴莉详解.ppt
- 圆柱与圆锥练习课-张玉娇详解.ppt
- 圆柱与圆锥整理与复习详解.ppt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