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信息的整合过程 信息搜集、选择完成之后,就会利用这些信息对被知觉者进行判断和推测,以形成关于人和事的完整印象。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2)晕轮效应3)社会刻板效应 1.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第一段:吉姆与朋友一起去上学,走在撒满阳光的大路上,见到朋友打招呼,到店铺和店员大招呼,和熟人聊天。 第二段: 放学后,吉姆一个人回家,走在马路背阴一侧,没有和任何见到的朋友打招呼。 实验: 第一组---第一段+第二段 第二组---第二段+第一段 第三组---第一段 第四组---第二段 问题:吉姆是个什么样的人? 结果: 78%、18%、95%、3% 说明:信息呈现的顺序对社会认知有影响,先呈现的信息作用更大。 实验2: 阅读一段文字后,参与其他活动,在阅读第二段。 结果: 依据活动后呈现的信息判断。 注意: 近因效应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和普遍。 2.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 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 K.Dion,et al, 1972 先让被试看照片,三类:魅力、中等、无魅力 之后让被试评定这些人的特点;这些特点与有无魅力无关。 无魅力者 中等者 魅力者 受欢迎性 56.31 62.42 65.39 婚姻美满 0.37 0.41 1.70 职业地位 1.70 2.02 2.25 做父母能力 3.91 4.55 3.54 社会和职业幸福 5.28 6.34 6.37 一般幸福 8.83 11.60 11.60 婚姻的可能性 1.52 1.82 2.17 说明:当人们由于认知对象的外表魅力对其产生了好感或者坏感后,就会因此对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或特点进行信息整合,使这些信息也带有“好”或“坏”的 晕轮。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3. 社会刻板效应??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人们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聚集在一起,所以,在进行社会认知的时候,人们也往往将聚集在一起的人们赋予相同的一些特征,对不同职业、地区、性别、年龄、民族等群体的人们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 当人们采用这些较为固定的看法去识别一个具体的人,去对他进行判断、推测和概括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偏差,这就是社会刻板效应。 例如: 英国人: 有绅士风度、聪明、因循守旧、爱传统、保守。 美国人: 民主、天真、乐观、友善、热情。 日本人: 善于模仿、进取、尚武、有野心。 法国人: 爱好艺术、轻率、热情、开朗。 作用: 积极---帮助人们提取信息,加快加工速度,提高解决问题效率,填补所需信息。 消极---以偏概全、固着反应模式、出现偏差。 注意: 刻板印象不是一成不变的。 文化水平越高,所持的社会刻板印象越容易改变。 越了解,越容易改变自己所持的社会刻板印象。 负面偏见 与正面的信息相比,个体对负面偏见更敏感的偏差。例如,你向朋友打听一位你从未谋过面的人,他提到很多关于这个人的正面信息(愉快、漂亮、聪明、大方、友好),只提到一个无关紧要的负面信息(有时有点自夸)。之后,你对这个人的印象是什么?听到的这些信息中,你更容易记住哪些呢?一般情况下,其结果是负面的印象和负面的信息!也正因为如此,当你必须要见这人时,负面信息会比正面信息的影响更大。 乐观偏见是指期望事情总体变好的倾向。 研究表明,大多数人认为并且相信,自己比其他人的积极经历更多,消极经历或不幸经历更少(Shepperd,Ouellette,1996)。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也会认为,自己比别人更有可能找到好工作、婚姻更幸福、身体更健康、生命更长寿,同时也更少可能经历天灾人祸。 计划谬误是乐观偏见的极好例证,是指相信自己在某段时间能够比实际完成更多任务的偏见。 正因为存在着乐观偏见,才表现出计划谬误,导致单位或者个人经常制定一些不切合实际或者不可能全部按期完成的计划。 考考你的观察力 * ?格式培学派的心理学家指出,对整体的知觉不等于并且大于个别感觉的总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被普遍接受,也称格式塔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条规律。 1 接近性 proximity :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 2 相似性 similarity :凡物理属性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 3 连续性 co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