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分散系统的分类 扩散双电层 五、 凝胶作用和触变作用 2、界面现象 接触角 2、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临界胶束浓度 应用:Ⅰ、土壤中的Fe(OH)3、Al(OH)3等正电溶胶和粘土、腐殖质等负电溶胶互相聚沉,对土壤胶粒的结构有重要影响; Ⅱ、明矾的净水作用:明矾溶于水,水解形成Al(OH)3溶胶,结构为 {[Al(OH)3]m﹒n Al3+﹒(n-x)SO42-}2x+﹒x SO42- ;胶粒带正电,而天然水中的悬浮粒子一般带负电荷。 (2) 溶胶的相互聚沉 聚沉的主要原因: 胶粒所带电荷被中和。 与加入电解质情况不同的是,当两种溶胶的用量恰能使其所带电荷的量相等时,才会完全聚沉,否则会不完全聚沉,甚至不聚沉。 明矾 水中悬浮体和胶体微粒带负电荷 胶体带正电荷 (3)温度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 加热能破坏胶体的主要原因: ①胶粒运动加剧,碰撞机会增多。 ②胶粒所带电量减少。 凝胶是固-液或固-气所形成的一种分散系统,其中分散相粒子相互连接成网状结构,分散介质填充于其间。 如果凝胶溶液的浓度足够大,在久置过程中就会失去流动性而成为半固体状态的“胶冻” 由凝胶自动形成胶冻的过程称为胶凝 新制成的凝胶都含有大量的液体(液体含量在95%以上)。若液体是水,则该凝胶称为水凝胶。 水凝胶经过干燥脱水后即成为干凝胶 形成凝胶主要有两种途径:即分散法和凝聚法 分散法较容易,如某些固态聚合物吸收适宜的溶剂后,体积膨胀,粒子分散而形成凝胶 凝聚法是使溶液或溶胶在适当条件下,使分散颗粒相联而形成凝胶,这一过程称为胶凝 触变作用: 六、 高分子化合物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 在溶胶内加入极少量的高分子化合物,会降低溶胶的稳定性,甚至发生聚沉,这种现象称为敏化作用。 1.高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的絮凝作用 胶体聚沉时 沉淀物的结构 亲液溶胶 凝胶 憎液溶胶 粉末或絮状沉淀 蛋白质 淀粉 硅胶 无机盐类 胶体聚沉变成絮状沉淀的凝聚作用叫絮凝。 能使溶胶变成絮状沉淀的凝聚剂,叫做絮凝剂。 高分子的絮凝作用则是由于吸附了溶胶粒子以后,高分子化合物本身的链段旋转和运动,将固体粒子聚集在一起而产生沉淀。 絮凝作用具有迅速、彻底、沉淀疏松、过滤快、絮凝剂用量少等优点,特别对于颗粒较大的悬浮体尤为有效。这对于污水处理、钻井泥浆、选择性选矿以及化工生产流程的沉淀、过滤、洗涤等操作都有极重要的作用。 高分子对胶粒的絮凝作用与电解质的聚沉作用不同: 由电解质所引起的聚沉过程比较缓慢,所得到的沉淀颗粒紧密、体积小,这是由于电解质压缩了溶胶粒子的扩散双电层所引起的; 2.高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的稳定作用 在溶胶中加入一定量的高分子化合物或缔合胶体,能显著提高溶胶对电解质的稳定性,这种现象称为保护作用,又称之为空间稳定性 溶胶被保护以后,其电泳、对电解质的敏感性等会产生显著的变化,显示出一些亲液溶胶的性质,具有抗电解质影响、抗老化、抗温等优良性质。 第二节、表面现象和表面活性剂 1、界面(interface):密切接触的两相之间的过渡区 (约几个分子的厚度) 一、表面现象 铁管 Cr镀层 固-固界面 玻璃板 液-固界面 气—液 气—固 液—液 液—固 固—固 界面称为表面(surface) 界面现象所讨论的是在相的界面上发生的一些行为 水滴会自动呈球状 固体表面易自动吸附气体物质 微小的晶体易溶解 毛巾能被润湿 液体对固体的润湿作用 液—固界面现象 什么是润湿过程? 润湿过程可以分为三类,即:粘湿、浸湿和铺展 滴在固体表面上的少许液体,取代了部分固-气界面,产生了新的液-固界面。这一过程称之为润湿过程 粘湿过程 液体与固体从不接触到接触,使部分液-气界面和固-气界面转变成新的固-液界面的过程 在恒温恒压可逆情况下,将具有单位表面积的固体浸入液体中,气-固界面转变为液-固界面的过程称为浸湿过程 等温、等压条件下,单位面积的液固界面取代了单位面积的气固界面并产生了单位面积的气液界面,这种过程称为铺展过程 在气、液、固三相交界点,气-液与固-液界面张力之间的夹角称为接触角,通常用q表示。 若接触角大于90°,说明液体不能润湿固体,如汞在玻璃表面; 若接触角小于90°,液体能润湿固体,如水在洁净的玻璃表面。 接触角的大小可以用实验测量,也可以用公式计算 最简单例子——液体及其蒸气组成的表面。 液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产业经济学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重庆工商大学.docx VIP
- 中医治疗腰间盘突出症.doc VIP
- 《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docx VIP
-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可编辑).pdf VIP
- 川崎 Kawasaki 2022款 Z 400 中文用户手册 使用说明书2021年4月14日印刷.doc VIP
-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考试题().pdf VIP
-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pdf VIP
- 防雷防静电讲义.ppt VIP
- 五金模具加工流程.pptx VIP
- 多因子Alpha系列报告之(三十九):分析师一致预期下的反转策略研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