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兵地党建互创经验交流材料
兵地党建互创经验交流材料
春秋几十载,浓浓兵地情。我团与额敏县10多个村队毗邻。多年来,我团党委始终坚持与友邻地方融为一体、各族群众情同手足的团结理念,在党建互创上相互交友,在情感沟通上相互交融,在生产生活上相互交往,在文化引领上相互交流,践行了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的作用。
2015年团场职均收入23123元,实现了连队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万元,比上年增幅15.27%,创历史新高。地方乡村也得到了较大发展,人均收入迈出了一大步。我团兵地融合先进事迹在中央电视台上进行了宣传,并得到兵、师领导充分肯定。
一、坚持兵地共建,结对团结互助。
按照九师党委和塔城地委的安排,今年我团一名党委常委、副团长到额敏县上户镇库玛克一村挂职。如今,我团的两个连队、三个单位与邻近的地方乡场和部门建立了长期共建协议, 实行“以团带乡、以连带村、以政带企、以企带业”的方式进行帮带共创。团党委与上户镇党委签订了《党建共创协议》,1连、7连、学校、团委分别与额敏县上户镇库玛克一村、麦海因村、上户镇中学、上户镇团委结成四个党团共建对子,为团场更好地开展共建活动搭建了平台。
2015年5月18日 ,第27届兵地联谊活动在我团成功举办。早在1988年,我团和上户镇就协商把每年的 5月18日 定为“兵地联谊日”。团场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先后投资22万元,表彰民族团结先进集体10个,先进个人120人;投资10余万元走访慰问周边乡村贫困村民;民族团结文艺演出5场次。
每逢春节、古尔邦节等节日,双方都会主动上门拜年、邀请对方一起联谊。一连、七连两个连队与库玛克一村、麦海因村形成了定期召开共建会议、共迎重大节日和活动的良好共建、和睦团结氛围。我团职工文艺汇演迄今已经举办了十届。每年举办文艺汇演期间,团场都邀请地方乡场一同参加,库玛克依村的村民带来哈萨克舞蹈《黑走马》等活跃了团场文化生活。
二、 坚持兵地融合,共筑发展平台。
在长期的融合交流中,我团与上户镇形成了兵地一盘棋的思想,树立了“谁有长处学习谁、谁有困难帮助谁、谁能发展支持谁”的发展理念。
连队积极帮助地方乡村做好各方面工作,帮助村民搞好经营增收致富。春耕春播一开始,团场就主动派出机车、农业技术人员和最好的农机驾驶员,奔赴上户镇帮助犁地、整地、播种,指导春耕生产。去年春播期间,团领导带着技术人员放弃假节日休息时间,多次亲临库玛克依村,跑田间,进地头,指导技术,得到了地方干部和村民的赞誉。
团场与地方共享最先进的GPS播种机、迪尔8270大马力机车作业、高新节水灌溉和多胎羊养殖等多项实用技术,先后帮助地方农民犁地8万余亩;累计帮助上户镇建设2万亩高标准示范田;先后培训农牧民300余人次;从上户镇吸纳季节性农民5000余人次从事育苗移栽、番茄辣椒采收等工作,劳务支出近1000万元,上户镇库玛克村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6900元提高到2015年的9300元。
七连与库玛克一村成立了“职工村民农业生产协作体”。连队职工出资双方共同管理村民的土地,共同收益。去年,七连20名职工与克玛库一村20多户村民共同种植土地,不但是各项生产技术传到了地方乡村,还使村民的土地效益明显增加。库玛克依村发生了干旱、冰雹等严重自然灾害,七连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及时帮助这个村抗灾自救。七连有20多户职工的7000多只牲畜和库玛克一村村民共用草场,共同放牧。七连兽医还不定期到牧区为连队职工和地方牧民进行技术指导,解决疑难杂症。
每到农忙时,地方村队的支农队就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连队援助。库玛克一村和麦海因村多次组织村民参观我团设施农业,学习大棚种植技术。2015年,我团组织多批职工群众到地方村队学习牛羊育肥技术,增强了团场职工群众发展畜牧业的信心。去年6月正值小麦、玉米生长旺期需要投入肥料的时候,由于一些村民缺少购买化肥的资金只得像往年一样任其自然生长了,七连领导业务自己担保赊账购买了50吨化肥运回了克玛库一村,村民们及时将肥料投入到地中,作物收获后,产量和效益喜人。8月,库玛克一村村民给七连拉来了2000公斤西瓜表示感谢。
三、坚持感情融合,促进合作共赢。
作为边境团场,我团坚决履行维稳戍边职责使命,充分发挥医疗和教育在兵地团结和民族团结中的作用。学校敞开招生,对地方孩子与团场职工子女一视同仁,享受“两免一补”和资助政策,团场学校已培养少数民族中、小学毕业生112人。目前,仍有少数民族学生57人在校就读,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了团场职工与地方牧民群众的感情融合。
团医院长期坚持为地方各族群众防病治病,医疗服务覆盖周边数十公里的每一个乡村牧场。团医院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地方少数民族患者前来看病治病,实行优先的原则。2015年,仅在我团医院门诊就诊的少数民族患者就达560余人次。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