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要点
一、多音字
相 横 藏
二、易错的字音
坠 凭 倘
三、易错的字词
踏碎 衣衫褴褛 头发斑白 无动于衷 莺飞燕舞 陶醉
良辰美景 嬉戏 万紫千红 颠倒是非
四、理解词语
1、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衷,内心。
2、良辰美景:形容美好的日子和时光。良,美好。辰,时光;日子。
3、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4、秉笔直书:用笔根据实际写,写事实。秉,拿着;握着。直,照直;径直。书,写。
5、颠倒是非:把对的说成不对,把不对说成对的。是,正确;对。非,错误;不对。
五、近义词
驱赶—驱逐 假如—如果 陶醉—沉醉 繁华—繁荣
严肃—严厉 忠实—忠诚 恐慌—害怕 爱惜—珍惜
颠倒是非—颠倒黑白
六、反义词
严冬—酷夏 繁华—冷清 华丽—朴素 恐慌—镇定
严肃—温和 无动于衷—积极热情 颠倒是非—实事求是
七、词句积累
1、含有“言”字的成语
2、含有“词”字的成语
3、与“话语”有关的名言警句,理解意思并运用。
八、文章的内容思想
1、《大地的话》——这首抒情诗借大地之口,抒发了诗人对一切生命的尊重与爱护的博大情怀,体现了大地母亲的博大、慈爱,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
2、《语言的魅力》——这篇文章通过叙述盲老人写“我什么也看不见”,行人无动于衷,诗人让·彼浩勒写到“春天到了,可是……”,行人纷纷施舍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语言所产生的巨大魅力,它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爱的纽带。
3、《秉笔直书》——这篇课文通过讲述崔杼杀害国王,要太史们按他的要求歪曲事实,而几位太史都秉笔直书,宁死不屈,坚持实事求是的故事,表现了太史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的精神。
九、阅读理解
(一)课文阅读:《语言的魅力》第1自然段,回答问题。
1、阅读本段,我们觉得老人很可怜。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简要归纳。
2、简要回答问题。
(1)意思与“衣衫褴褛”相对的词语是:
(2)“无动于衷”的意思是:
3、简要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二)课文阅读:《语言的魅力》第6自然段,回答问题。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意。
陶醉、嬉戏、良辰美景
2、“春天到了,可是……”这富有诗意的语言产生的作用是:
3、找出文中的反问句,试着写一个反问句。
4、文中省略号包含了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写出来?
(三)课文阅读:《秉笔直书》第1—4自然段,回答问题。
1、阅读第一、二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概括事情的起因。
(2)文中所说的事实是什么?你觉得史官的职责是什么?
2、阅读第三、四自然段,回答问题。
(1)三位太史都是怎么做的?表现出了什么品质?
(2)太史仲说的两句话表现了什么?
(3)把反问句“你就是把我也杀了,难道还能把所有的人都杀了吗?”改写成陈述句。
3、结合选段内容解释词语。
秉笔直书、颠倒是非
4、你知道哪些秉笔直书,敢于直言的历史人物?
(四)课外阅读:《阅读与表达》丛书四年级(下)第284页《换个角度看生命》。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成—— 封闭—— 消极——
2、文中“打开自己心灵的另一扇窗”指的是什么?
3、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什么启发?请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十、写作小练笔
仿照《大地的话》前四节,试着再写一节。
十一、习作表达
1、我总也忘不了那句话
2、 的话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一、多音字
和 旋 盛
二、易错的字音
弦 披 堤 溃 纤 驯
三、易错的字词
撤退 崩溃 衰竭 山崩地裂 禁锢 驯服 绚丽
节奏 纤细 催促 流淌 沉醉
四、理解词语
1、山崩地裂: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2、不可抗拒:无法阻挡,没有办法抗拒。
3、撤退:向后转移。撤,退。
4、袅袅炊烟: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五、近义词
衰竭—衰弱 驯服—顺从 抗拒—抵抗 禁锢—束缚
进攻—攻击 明洁—明亮 绚丽—灿烂 回旋—盘旋
六、反义词
融化—冰冻 进攻—撤退 禁锢—自由 寂静—喧闹
纤细—粗壮 催促—拖延 明洁—暗淡
七、词句积累
1、描写春天特点的成语
2、与“春天”有关的农谚,理解意思并运用。
3、背默古诗《兰溪棹歌》《桃花溪》
八、文章的内容思想
1、《春潮》——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春天到来时,春潮的形成过程和涌动的磅礴气势,表现了春潮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了作者看到春潮涌动欢乐愉悦的心情。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