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采收蘑菇具体要求 1 采菇前菇床不能喷水,否则采菇时手捏菌盖容易发红。 2 当菌盖直径长到2厘米以上时,就应注意按标准陆续及时采收。出菇旺季或气温在18℃以上时,每天要采收2~3次,凡是达到收购标准的蘑菇,早晨能采的不要留到下午;凡是下午能采的不要留到第二天。 3 产菇前期,菇体发生密度高,土层菌丝再生和扭结能力强,采菇宜采用旋转法,尽量做到菇根不带菌丝,不伤及周围幼菇。产菇后期,床面出菇量少,土层菌索状老根多,再生能力差,采菇逐渐使用直拔法:直接拔起菇体,这样能够同时把老根一齐拔掉,可减轻菌床整理的工作量。 6 成品菇要及时送往收购站,运送途中要轻装轻卸,减少震动。如果长距离运送,时间较长,则要按标准预先对成品菇进行适当保鲜、护色处理。 4 采收成团的“球菇”时,要特别细心。若菇体大小相差悬殊,可用手轻轻按住保留菇体,另一手迅速地剥离或切割要采收的菇体,尽量不迁动保留菇体。如果“球菇”大部分已经长到采收标准,则可整团拔起来。 5 蘑菇采收后,要及时切去带泥的根脚,最好边采边切,菇根长一般不超过1厘米,切口要平整,要一刀切下,避免斜根、裂根。切柄后的成品菇轻轻放入内壁光滑、容量适中的塑料桶、箱内,要防止菇体堆压受伤。 采收与加工 谢 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准备菌种 菌种年龄: 50天左右 用量: 麦粒种 1.5瓶(袋)/m2 棉籽壳种 2袋/m2 粪草种 3瓶(袋)/m2 三. 培养料堆制技术 一 堆肥用量 国外 100-120kg/m2 国内 25-40 kg/m2 厚度 18-25cm 二 建堆日期 根据历年气象资料,将日均温度稳定在25-26℃的日期定为播种期,减去前后两次发酵所用时间即是. 湖北: 8月上旬建堆 三 堆制技术 配方 ①草粪堆肥:每1 平方米用稻草(或麦草)20—25公斤,菜籽饼(棉饼、花生饼、芝麻饼都可以)为草料的5%—10%,牛粪为草料的5%—50%,尿素为草料的1.5%左右,过磷酸钙为草料的1.5%—2%,石膏粉为草料的1.5%—2%,石灰为草料的2%左右。各菇农根据自己备料情况进行配方,不可千篇一律,只要遵循蘑菇培养料配方原则即可 ②无粪堆肥 合成培养料 :其主要成分是禾草和化肥如尿素和硫酸铵等。 基本原则: C/N比 : 发酵前 30-33:1 发酵后 16-18:1 3、前发酵堆肥技术: 牛马粪预湿 洗草 建堆 添加辅料 翻堆 3-4次,根据气温和料的腐熟度 建堆方法: ①提前2天将饼肥、牛粪、石膏粉、磷肥按比例称准,充分拌匀,用水预湿堆成堆,再用塑料膜覆盖备用;②解开每捆稻草,用水浇湿或浸泡24小时,让草料吸足水分,将吸足水分的草在地面铺第一层,宽为1.5—2米,厚为20厘米,长度10—20米。然后往草上撒一层已备好的粪肥,再铺第二层草,撒第二层肥,象这样如此反复铺6—8层,高1.5—1.7米即可,堆好后堆底四周应有少量水渗为度。③堆料顶上最好用草席覆盖,以防日晒雨淋,料四周不要覆盖,以利通风透气。一般以南北向为宜。 外层冷却区 放线菌活跃区 最佳发酵区 厌氧发酵区 堆肥的堆制示意图 翻堆方法 ①换位法 翻堆要将料抖松,使堆中上下左右料与中心料调换位置。腐熟好的放在外层,生料放在中间。②调水法 料中水分应为65%左右,若料中水分不足应在翻堆时补充,以手握有水滴为度;若料中水过湿,则应滤去多余水分,以防厌氧发酵。③加肥法 第一次翻堆时将一半石灰石均匀撤入,第二次翻堆时把剩余的一半石灰加入。④合堆法 随着发酵时间的增长,料堆变得越来越小,在第二、第三次翻堆时,应合堆,做到前期小后期大,以利发酵充分。⑤调节喷药法第三次翻堆时,一是加入石灰,调节PH值为8.5左右。二是若氨气较重,可喷洒过磷酸钙溶液中和,三是翻堆时或进棚前在培养料中喷撤杀虫剂、杀螨剂,以减少病虫危害。 翻一个料堆应在当天完成,不可留一部分到第二天再翻! 判定培养腐熟程度的标准主要有看、闻、捏、拉、测五种方法 (1)、看:一看大小,适熟时体积是初建堆时的60%;二看颜色,培养料从金黄色变成棕褐色;三看病虫,料内无明显的害虫、害菌。 (2)、闻:适熟时略有面包香味,不应有氨味、臭味、酸味等刺激性异味。 (3)、捏:发酵良好的培养料含水适中,手抓质地松软,无粘滑的感觉,捏得拢,拌得散,用力一捏,指缝隙间有水溢出,欲滴不滴,手掌有水印。 (4)、拉:培养料适熟时,草料原形尚在,并有一定长度,用手轻拉即断,但不是烂成碎屑。 (5)、测:一测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