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快讯1001215(拉缠成型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管制造技术)资料.doc

市场快讯1001215(拉缠成型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管制造技术)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拉缠成型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管制造技术 前言 我们分析传统的纤维缠绕、拉绕等工艺不能生产出合乎内外径均有尺寸公差、光洁度及径向强度均要求的产品,遂提出以连续树脂传递成型法(在线编织――拉挤成型)制造工艺。 1 产品对象 产品名称:薄壁环氧增强纤维绝缘管 产品直径:¢8-18㎜ 性能指标 该绝缘管具有高扭转强度,经UL认证,可在摄氏180度下连续使用。 2 工艺方法选择 2.1 纤维缠绕法(FW) FW法外径光洁度与公差无法保证,若经磨削加工,成本增加,且破坏纤维。 2.2 拉绕法 其工作原理是先拉,形成单向里层;环向缠绕,增加径向强度;单向拉挤,形成较光滑的外壁。 若采用无捻粗纱/拉/缠/拉,则径向强度明显过低;若增加环向缠绕,壁厚又偏厚;先拉后绕则拉挤难以进行,外表亦不会理想。其次,环向纱筒还要不时更换;增加缠绕部件,设备费亦不菲。 2.3 成品纤维套管拉挤法 此法无一般拉挤FRP管所需要的芯模支座,此法芯模是悬于模外。 成品纤维套管拉挤法的模具原理如图2所示。芯模左端以球形部分定位,使之轴向定位。 成品纤维套管在右端胶槽浸渍树脂后沿芯模连续进入模腔,实现拉挤同时胶凝固化而成为成品管材。 对较密实的纤维套管,难以将其变形,从而拉不过去。 2.4 在线针织纤维套管拉挤法 一般针织物(Knitted fabric)具有弹性和延伸性,易变形、尺寸不稳定,不宜用于拉挤工艺。 2.5 最后的选择――连续RTM-在线编织拉挤成型法 编织是一种古老的织造技术。编织物(braid)所有的纤维均斜交,与轴线夹角不呈0°与90°。编织原理与编织管如图3、图4所示。编织过程肿,纤维的运动轨迹为螺旋线。选择合理的纤维角度可调节成品管材径向强度与轴向强度的比例;选择适宜的纤维排列密度可满足强度与外观的要求。 在线编织的坯管由拉挤机的牵引装置弋引。芯模固定不动。坯管沿芯模织好,由芯模前端进入模具,在模具前端的树脂浸渍区内浸渍树脂(树脂系在压力下源源注入模腔),经牵引通过加热的模具(基体树脂在模内胶凝、固化),最终成为FRP管材成品。分析此原理应能制得符合技术性能要求的复合管。这种在线编织拉挤成型(树脂由外注入模具内)的工法,实质就是一种连续树脂传递成型工艺(CRTM)。 3 编织管的设计计算 编织纱束均为偶数,我们采用的是24锭。 图4-图6中: D--管径 H――螺距 A――纱束宽度 B――纱束轴向高度 θ——纱束方向与轴线Y的法线所形成的角度 α――缠绕角 α+θ=90o N――纱束(锭子)数 B=A/cosθ=A/sinα ……………………(1) N=πD/Acosα=πDsinθ/A………………(2) 式(1)中A/sinα或A/cosθ为纱束宽A在轴向的投影。 式(2)中的Acosα或sinθ/A为纱束宽A在圆周上的投影。 N≥16,取偶数值。 纱束在编织过程中的运动轨迹为圆柱螺旋线,其方程为式中K值取决于拉挤牵引速度,t角度值为纱束所在锭子相对于纤维套管轴线所转过的角度,而非绕锭子轴线所转过的轴线。 由图5:H=πDtgθ……………………(4) 由图4:N=2H/B ……………………(5)[1] 式(5)中,因编织工艺,故有2倍关系; 式(4)与式(5)分别计算出的N值互为参考,最后N值由强度、表观等因素决定之。 将式(1)B=A/cosθ代入式(5): H=NB/2=NA/2cosθ……………………(6) 式(6)得出了螺距H、纱束宽度、锭子(纱束)数N三参数间的关系;此三参数为编织管的主要参数,锭子数量即决定编织密度。 由式(4)与(6):H=πDtgθ=πDsinθ/cosθ=NA/2cosθ πDsinθ=NA/2 sinθ.sinθ=(NA/2πD)2 ∵ sin2 θ+cos2θ=1 ∴ cosθ=[1-(NA/2πD)2 ]1/2 ……………………(7) 将式(7)代入式(6): H=NA[1-(NA/2πD)2]-1/2/2=πD[(2πD/NA)2-1]-1/2 ………………(8) 式(8)表明管径D与螺距H、纱束粗细A、锭子数成正比。 图6 为纱束应力分析图 A0 ――每束纤维截面积 σf ――每束纤维的应力 AL――轴向面积分量 AH ――径向面积分量 σL―-轴向应力 σH―-径向应力 应用网络理论分析 AL=A/cosα 轴向TL=σH AL=σf A cosα …………………(9) 或σH=σf cos2α ……………………(10) 径向 TH =σL AH=σf Asinα…………………(11) 同理σL=σf sin2α …………………(12) 径向应力与环向应力之比TL/ TH=(12)/(11)=ctg2θ………(13) 由式(13)可见调节θ角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