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儿童情绪的发展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伦兹的“印刻”反应 “印刻”现象:年幼者在出生早期的关键期里,天生就能学会跟随并依恋一个活动的目标(通常是母亲)。 这是一个自动的过程——幼禽不用教就会跟随; 印刻只会在幼禽出生后的关键期内形成; 印刻是不可逆转的,只要小鹅开始追随一个特定的目标,不管这个目标是它的母亲还是劳伦兹,它都会一直依恋下去。 依恋理论的创始人是英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鲍尔比(John Bowlby 1907-1990 )。 关于依恋的假设,使他198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 一、依恋的概述 (attachment) 1、依恋的定义 指婴儿与经常接触的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强烈、持久、亲密的情感联系。 * 2、依恋表现: 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上的亲近。 从依恋者那里获得慰藉、安全感和丰富的刺激。 依恋遭到破坏后,会造成依恋者情感上的痛苦。 二、依恋的发展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月) 第二阶段:有差别(选择性)的社会反应阶段(3-6月) 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 6个月-2岁 ) 第四阶段:交互关系形成阶段(2岁后)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indiscriminate responsiveness to humans 出生到8-12周。 由于这个时候的婴儿还缺乏辨别不同个体的能力,还没有表现出对任何人的偏爱,而只是在物体和人中表现的更喜欢人,并表现出特有的兴奋。 选择性的社会性反应时期 focusing on falimiar people 3-6个月。婴儿形成分辨与他们接触的成人的能力。他们更频繁的对熟悉的面孔微笑、发声,而对陌生人的微笑则相对减少,甚至消失。 婴儿开始能辨认并偏爱所熟悉的人,他们喜欢与熟悉的人进行接触。婴儿所熟悉的人也往往更容易安慰孩子,能更迅速、更广泛、更频繁地引出婴儿的微笑和发声。这时期的婴儿并不拒绝熟悉的人离开。 特殊的情感联结期 active proximity seeking 6个月-2岁。由于婴儿开始获得新的运动技能,他们开始到处爬动。这使他们有了更强的探索外部环境的能力,并开始主动接触父母,表现出有意识的社会行为。 婴儿对不同对象的反应出现巨大的差别,对依恋对象的存在极为注意。当婴儿所依恋的对象离去时,开始通过哭泣表示抗议。这时,依恋对象成为婴儿探索的安全基地。他们对陌生人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警惕、戒备和退缩。开始出现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 (一)陌生人焦虑 随着婴儿逐渐能分清陌生人和熟人,随着母婴关系的日益亲密,婴儿能很好的把主要抚养者母亲和陌生人区分开来,陌生人的出现便会引起婴儿的恐惧、焦虑。 6-7个月时,见到陌生人开始害怕。8个月时,明显怕生 陌生人焦虑的发生以及反应强度与情境有关: ①父母是否在场 ②环境的熟悉性 ③陌生人的特点 ④抚养者的多少 ⑤婴儿与母亲的亲密程度 ⑥婴儿接受的刺激 (二)分离焦虑 随着婴儿与母亲情感联结的进一步建立,婴儿也出现了第二种形式的焦虑——分离焦虑,即婴儿与某个人产生了亲密的情感联结后,又要与之分离,就会表现出伤心、痛苦,拒接分离。 6-7个月,产生分离焦虑,随母婴依恋的建立而产生。 8个月时,表现明显抗拒特定对象的离开 14个月时,达到顶峰,18个月以后逐渐减少 交互关系形成阶段 partnership behavior 2岁以后。婴儿的有目的的行动、语言的交往和进行适宜反应等能力越来越成熟。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和社交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越来越主动的进行各种接触,开始理解依恋对象的目的,情感和特点,并以此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出较多的灵活性。他们也能容忍与依恋对象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并且逐渐善于与同伴和不熟悉的人进行交往。 三、依恋的类型及测量 为什么儿童社会性发展存在差异? 在幼儿园里通常充当领袖角色:他们发起活动和游戏、对他人的需要和感觉十分敏感,很受同伴欢迎。他们是好奇的、乐于学习、敢于探索。他们在问题解决能力更强,有良好的坚持性及挫折耐受能力。高度的自尊、交往能力强、善于合作、受欢迎的孩子。 在社会性和情绪上表现为退缩,参加游戏很犹豫,不活泼,不投入。这些儿童在学龄期表现出对学习不感兴趣,没进取心,缺乏自制力,人际交往较差。孤独、缺乏社会交往的孩子;具有破坏性的和难相处的孩子。 为什么成人有不同的爱情关系? 有持久稳定和令人满意的爱情关系,离婚率很低。 不相信爱情,回避。难以给伴侣情绪支持。 多次恋爱,容易怀疑。 梦回童年—婴儿期的一个陌生情景 依恋类型的测量 艾因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法,通过在实验室设置一种类似儿童 日常生活典型情境,观察儿童在此情境中的反应,从而判断 儿童依恋关系的现

文档评论(0)

335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