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综卷第41题对策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写在后面的话 历史高考真的有些难!就前几届而言,其难度值是九大高考学科中的任何其它学科所无法望其项背的。更加悲剧的是,在这一点上我们一线教师没有任何的话语权,也根本无法动摇命题人的“高考还是难一点好”的铁石心肠。不难想象,当历史真的作为选考科目之一的那一天来临时,学生还敢不敢选?我们还能不能捧住自己的“饭碗”?我还在想,当学生不再敢涉足这个人文学科时,这些专家又情何以堪?皮之不存,年轻一代国民的的人文素养又将焉附? 或许我们也可以欣慰点,据我所知,就未来综合科的选考,一些重点院校,诸如北大、清华等纷纷表态,偏理的院校需要物理成绩,偏文的院校需要历史成绩。“天恩”浩荡!也许我们还能沾一点人文学科的光。话虽如此,但这个“光”能否沾得住,沾得长,还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世上没有救世主!真正能够拯救我们的还是我们自己!所以,多准备一些,准备的充分一些,让学生的分数再高那么一点,于良心上或许我们可以聊以自慰,聊以心安!于地位上,或许会多几分无奈的学科尊严! * 祝我们的女同胞更加靓丽,青春永驻! 祝所有的历史同仁更加有尊严地生活! 谢谢! * * * * * * 全国课标Ⅰ卷41题的命题特色、 应对策略及其思路探讨 武汉市新洲区高中文化补习中心 靖同咏 * 内容提纲 (一)、41题的命题特色 (二)、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分析 (三)、应对该题的基本策略 (四)、开放性思路的探讨(重点) 感悟41题的难度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I卷41题难度及均分统计表(湖北省)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难度 人均分 难度 人均分 难度 人均分 0.52 6.24 0.26 3.13 0.24 2.85 直观信息:41题难度逐年加大,均分逐年下降 三个疑问:1、41题究竟难在什么地方? 2、为何前两年其难度、均分两项数据呈倍数下降? 3、为何后两年其难度、均分两项数据略有下降,但 却又对平稳呢? 41题的前世今生 1、2010年独辟蹊径,首开先河 (新课标全国卷40题第三问“阐述对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的认识”) 2、 2011年该题独立成题,初露峥嵘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 3、2012年进一步巩固该题的独立地位,但略缺新意 (“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4、2013年峰回路转,豁然开朗 ( “比较两图,提炼信息并予以说明” ) 5、 2014年则继往开来,匠心独运! (教科书目录修改说明 ) * (一)41题的命制特色 一、素养立意“随风潜入夜” 二、学科能力考查“润物细无声” 三、考查层级目标“大珠小珠落玉盘” 四、学术成果入题“爱你没商量” 五、开放方式“千树万树梨花开” 六、难度控制上“它的地盘它做主” 特色一、素养立意“随风潜入夜” 1、高考立意的变化: 知识立意 → 能力立意 → 素养立意(41题相当明显) 2、基本的学科素养在41题中的表现: 答题思维上倡导多角度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答题的原则上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语言表达上强调逻辑严密、文字通顺。 特色二、学科能力考查“润物细无声” 四大学科能力 1、获取和解读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3、描述和阐释事物; 4、论证和探讨问题 → 表格中第一个问题的解决: 41题究竟难在什么地方? 前提和基础 考查的核心 1、高考如何实现对 “论证和探讨问题” 的考查(核心) → 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层级目标 特色三、考查层级目标“大珠小珠落玉盘” 2、近五年高考如何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 ” → 2010年,40题第三问“阐述对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的认识” → 考查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2011和2012年的评“西方崛起”题和评析“冲击---反应”题 → 都是考查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 2013年的“比较说明”题 → 考查的是“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2014届的“修改说明”题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