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疗效让中药走向世界.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疗效让中药走向世界.doc

用疗效让中药走向世界   刘平,医学博士。现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高校中医内科学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肝肾疾病病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现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肝病研究所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奖一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1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美国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279篇,SCI收录45篇,论文被他引1 300余次。主编《现代中医肝脏病学》等专著4部。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部《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科学技术突出贡献证书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3年获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颁发的“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1997、2003年先后两度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1998年获国家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先进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2008年获卫生部颁发的“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及上海市科技创业领军人物等荣誉称号。2011年入选上海市名中医。   2007年3月21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报道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刘平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在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方面的科研成果及临床应用进展。一项中医药的科技创新成果,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中被较长时间报道,这种情况在以往很少见到,项目的重大意义可见一斑。正如该项目在参选国家科技进步奖时,专家们的推荐意见所述:技术水平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正虚血瘀”的理论假说丰富了中医理论;突破了慢性肝病久治不愈的瓶颈,推动了慢性肝病临床治疗领域观念的更新。   2013年11月,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从大洋彼岸传来――扶正化瘀制剂在美国圆满完成了Ⅱ期临床试验,创下了诸多世界“第一”。第一个在美国完成Ⅱ期临床试验的治疗肝病的中成药;第一个挑战高治疗难度――选取西药治疗失败的难治性病人进行国外临床研究的成功样板;第一个开创了在美国Ⅱ期临床试验中使用“硬终点”(肝活检)检验疗效的先河;第一个亮相国际最高水平医学盛会(美国肝病年会),向世界专家展示创新成果的中成药代表。   “扶正化瘀”另辟蹊径   我国是一个肝病发生率很高的国家,仅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数量就高达9 300万人,而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 000万。一个人只要患有慢性肝病,就会伴有肝纤维化。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肝病学界已经基本明确,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的必经病理阶段,肝硬化是导致疾病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是防治慢性肝病的重要环节。   追溯一下历史,上海中医药大学关于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50、60年代防治晚期血吸虫病。牵头的是著名中医学家、上海中医学院第三任院长王玉润教授。当时血吸虫病造成“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凄惨景象,为消灭血吸虫病这个“瘟神”,中共中央成立南方13省市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王玉润教授是科研组副组长兼中医组组长。当时他们深入洞庭湖、鄱阳湖地区等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边调查、边治疗、边研究,王玉润教授在多年研究中认识到,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病机是“瘀血阻于肝络”。“瘀血”就是肝脏内过多沉积的胶原纤维等细胞外基质。进而筛选出以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等药物组成的中医方剂,以该方为主结合辨证论治,临床治疗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在此基础上,将有效方“桃红饮”进行拆方实验研究,发现抑制肝纤维化的疗效主要来自桃仁。其后,研究组分别对桃仁的不同药用部位进行筛选(桃仁霜、桃仁油等),确定桃仁的水提物是治疗肝纤维化的活性成分。临床观察发现,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接受桃仁提取物治疗3个月后,客观检查指标明显改善,如肿大的肝脾缩小、肝血流量增加。   如何将研究深入下去?这是摆在新一代研究者面前的任务,刘平教授等在前辈专家的指导下,确定了“辨证”与“求证”紧密结合的总体思路,通过分析既往的研究结果发现,桃仁提取物对肝纤维化虽有一定的针对性,但对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乏力等症状的改善却并不明显,与安慰剂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   这种状况如何解决?每当遇到难题,刘平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就从中医典籍中找灵感、找启示,他们结合古代文献中有“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积之所成,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的记载,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认为血瘀是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但正气虚损是病机的另一方面,即“血瘀阻络为肝纤维化的基本病理因素,而正气亏虚是肝纤维化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条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