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衣装盛典NBA全明星球衣进化史.doc
衣装盛典NBA全明星球衣进化史
外部秀场
今时今日的NBA全明星赛已经成为一个极其完备的秀场,NBA全明星球衣自然是重中之重的斗秀装备。不过,在回顾全明星球衣60余年的进化史后,你会发现,在某些时段的球衣足够创新,但有些时候也有敷衍嫌疑。
1951年,第一届全明星赛上,全明星战袍被简单地设计成了一个纯色的普通球衣,上面只有一个号码,外加几颗星星点缀,而球员名字、东西部归属和“ALLSTAR”等字样则一概没有。从设计理念上,说好听是足够简洁,但其实更合适的说法是“偷懒”。不过在当时那个年代的大背景下,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要知道,北美及欧洲这些职业体育联盟里,NBA球衣的变化频率可以说是较低的。尤其是NBA刚成立后的30年间,NBA的球衣无论样式还是制作工艺都基本没有发生变化,通常使用涤纶等等舒适度差但胜在够结实的材料做衣服,短裤的样式还是仿照橄榄球短裤的设计,甚至还会配裤带。直到上世纪60年代,联盟才开始安排由一家厂商生产所有队的球衣,样式用料才算统一,并开始在后背印球员名字。
经过几年酝酿、演变,全明星赛球衣的剪裁更加得体大方,图案也增加了球员的东西部归属字样,球衣上的星星图案持续增多,但仍嫌简单。这种简单的设计理念一直维持到了1970年代,但直到1976年NBA与ABA的合并后,NBA才开始广泛吸取ABA设计球衣的先进理念。
在1970年代初,当NBA和ABA联盟分庭抗礼时,后者以其华丽的表演成分、球员夸张别致的造型、新颖独特的球衣设计让很多年轻球迷颇为着迷。
1977年密尔沃基全明星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是NBA和ABA合并后的第一场全明星赛,NBA充分吸取了ABA的先进理念,全明星球衣开始出现多种配色,球衣上开始出现球员的名字。有意思的是,当时身为东道主的东部身着和雄鹿球衣相近的绿色,而西部则为白色。
那场比赛尽管东部输球,但人气王“J博士”欧文却成功加冕MVP。那是一届令球迷如痴如狂的表演盛典,那届全明星赛的球衣也大卖特卖。在票房大获成功后,NBA开始着意增加全明星赛球衣设计的新颖别致程度。不仅是在颜色上做足文章,设计上在今天来看也算大胆。君不见,1979年底特律全明星在球衣设计上选用斜排字母和号码颇具亮点,为日后NBA各队球衣设计提供了参考价值。
在经过上世纪70年代末及80年代初的设计理念激进化风潮后,NBA全明星球衣开始重新回归简洁的本源思路。其实在这个阶段,关于球衣的进化更多来自于科技上的进步。比如在1982年,服装提供商让球员们终于可以穿上有“网洞”的球衣,这在排汗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1980年代中后期,NBA全明星球衣正面只有“ALLSTAR”和号码,“EAST”和“WSET”则换到别处,球衣配色也开始回归到单一纯色的本源。直到进入1990年代,NBA全明星战袍除了面料的质量继续升级外,整体思路基本上保持了简洁大气的一贯风格,NBA的logo、全明星赛字样等依旧是突出的重点,尤其是1995年的“大仙人掌”和1996年的“大辣椒”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这一时期,全明星球衣被关注的重点不再局限于设计理念,而是球星背号的冲突。为了方便裁判判罚,NBA规定,当球员号码产生冲突后,必须有一方做出改变,选择别的号码。在那一时期,巨星们号码最集中的莫过于32和33号等。于是,卡尔?马龙(32号)因为和“魔术师”约翰逊同号,每年全明星赛都需要换号。帕特里克?尤因、斯科特?皮彭、格兰特?希尔和阿伦佐?莫宁都是33号更令人抓狂不已。一般而言,更换球衣号码都需要遵照江湖资历,资历浅薄者需主动换号。比如尤因,在生涯初期由于和拉里?伯德撞号,他只能选择让位。而当“大鸟”退役后,尤因成为最具资历的33号,皮彭和莫宁等后来人不得不退避三舍。
最有意思的是,当1992-93赛季巴克利来到西部后,这位身穿34号战袍的超级巨星遇到了江湖地位同样很高的奥拉朱旺,两人恰好还是同一年进入NBA。最终,足够大度的查尔斯爵士最终选择让出34号,但此举让巴克利的球迷很是不满,因为谁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偶像换号。就此,NBA开始考虑球员个性化日益鲜明的问题,解决球员撞号尴尬的课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想不到的是,NBA官方竟然是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了撞号的难题。在1997年克利夫兰全明星赛上,NBA放弃设计专门的全明星战袍,全明星们只需穿上各自平日的比赛球衣即可。当然,为了应景,NBA要求球员的球衣上必须绣上一个五角星以代表这是全明星比赛。
这种做法尽管饱受诟病,但却延续了下去。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尽管球迷不满,但球员却足够满意,因为他们终于可以穿上自己的号码比赛。尤其是希尔,这位当时联盟力捧的新偶像在1997年全明星赛后对自己终于能在全明星赛上穿上33号感慨连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