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历史上15位太上皇的结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揭秘中国历史上15位太上皇的结局

揭秘中国历史上15位太上皇的结局 太上皇一词,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其曰: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这是死而追尊,与周朝的太王十分相似。至汉高祖得天下后奉其父太公曰太上皇,太上皇就变成了生号,后代相沿不改。  太上皇由死后追尊之号变为生号,有段历史故事: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高祖刘邦回到栎阳,五日一朝父亲太公。太公的家令对太公说:天亡二日,土亡二主,皇帝虽然是您的儿子,但却是万民之主,太公您虽然是父亲,却是皇帝的臣民,怎么能让皇帝拜臣民呢?这样,皇帝的威严就受到损害。从此以后,太公上朝,就像士卒持帚扫地那样,每到殿门口,就却退行走,以表示对皇帝的恭敬。刘邦一见大惊,马上下殿搀扶太公。太公说,皇帝是万民之主,怎么能因为我而乱天下之法呢?于是,刘邦从心眼里佩服家令的话,赐给家令五百斤黄金。   这年五月丙午,刘邦便发布一道诏书,其云:   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此人道之极也。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万民苦殃,朕亲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暴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诸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汉书》卷1下《高帝纪》。。   为什么称太上皇而不称太上皇帝呢?蔡邕的解释是:太上皇不言帝,非天子也。颜师古注称:天子之父,故号曰皇。不预政治,故不曰帝也。   这是太上皇的原始含义。   后代的太上皇,则自己本来就是皇帝,而以帝位传其子,自称太上皇帝者。从皇权的转移形态而言,它是一种皇位继承的特殊形式,即是在老皇帝还活着的时候,以内禅的方式,把皇位转让给儿子。   内禅起源很早。《左传》晋景公有疾,立太子州蒲为君,会诸侯伐郑。《史记》赵武灵王传国于子,惠文王自称主父。此内禅之始《日知录》卷14《内禅》。。考诸正史,各代以内禅的形式而成为太上皇帝者,前后共有15人。此外,还有两个人称过太上皇,但不是内禅,而是送给被废黜皇帝的一种称号。例如,晋惠帝时所发生的八王之乱过程中,赵王司马伦与梁王司马彤、齐王司马冏联兵诛死了皇后贾南风及其死党,司马伦一度当权。司马伦曾将晋惠帝赶到金镛城幽禁起来,称其为太上皇,而自己称皇帝,改元建始。又如,在隋末农民战争过程中,隋炀帝于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游巡江都,而以13岁的代王侑留守京师。唐王李渊率兵攻入长安,奉立代王侑为恭帝,尊炀帝为太上皇《隋书》卷5《恭帝纪》。。这两个太上皇的出现,一个发生在八王之乱,一个发生在农民战争过程中,虽有太上皇之名,但却不具备太上皇的实际意义,更不是内禅,所以只能视作特例。 中国历史上先后以内禅形式出现的十五个太上皇帝的情况如下以下:   (1)吕光。十六国时期,后凉吕光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即天王位,时年五十,改年龙飞,立世子绍为太子。在位十年,(吕)光疾甚,立其太子绍为天王,自号太上皇帝《晋书》卷122《吕光载记》。。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帝。   (2)拓跋弘。北朝时期,后魏献文帝拓跋弘,12岁即帝位。此人雅薄时务,常有遗世之心,曾经想禅位给他的叔父京兆王子推,因群臣反对而作罢。在位七年,派太保陆馛、太尉源贺奉皇帝玺绶,册命年仅五岁的皇太子升帝位,是为孝文帝。于是群臣奏曰:昔三皇之世,淡泊无为,故称皇。是以汉高祖既称皇帝,尊其父为太上皇,明不统天下。今皇帝幼冲,万机大政,犹宜陛下总之。谨上尊号太上皇帝。《魏书》卷6《显祖纪》。献文帝拓跋弘从之,遂徙居崇光宫,采椽不斲,土阶而已。国之大事,仍以奏闻。孝文帝元宏每月一朝崇光宫,后改称宁光宫。其后讨蠕蠕、拾寅等事,太上皇帝仍躬御戎车。承明元年(公元476年)被毒死,终年23岁。   (3)高湛。北齐武成帝高湛于大宁元年(公元561年)即皇帝位,到河清四年(公元565年)在位凡五年。当时皇后崇爱少子东平王高俨,想立他为皇嗣。武成帝则以太子高纬五官端正,又是长子,而不愿移易皇位继承人。因此,中书侍郎祖珽私下对侍中和士开说:君之宠幸,振古无二,宫车一日晚驾,欲何以克终?和士开不知所措,便向祖珽讨求对策。祖珽说:宜说主上,云襄、宣、昭帝子俱不得立,今宜命皇太子早践大位,以定君臣。若事成,中宫少主皆德君,此万全计也。君此且微说,令主上粗解,珽当自外上表论之。和士开十分痛快地答应了。适巧,因有彗星出,太史奏云这是除旧布新的征兆。祖珽于是上书,说:陛下虽是天子,未是极贵。按《春秋元命苞》云:乙酉之岁,除旧革政。今年太岁乙丑,宜传位东宫,令君臣之分早定,且以上应天道。并上魏献文禅子故事。武成帝高湛欣然同意《北齐书》卷39《祖珽传》。。于是,传位给十岁的皇太子高纬,是为齐后主。又大赦,改元天统,百官迸降各有差。群公上尊号为太上皇帝,军国大事咸以奏闻《北齐书》卷7《武成帝纪》。。成武帝仍往来于晋阳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