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沟陷落柱预测7
五沟煤矿岩溶及陷落柱预测
杨耀文 ,阳华,吴俊松,解建,郑秋菊
(皖北煤电集团公司五沟煤矿,安徽 淮北 235131)
摘要:通过对五沟煤矿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结合岩溶陷落柱形成条件,建立岩溶陷落柱的模糊评判预测指标体系,地质构造因素包含井田构造形态、向斜发育规模、褶皱发育、张性断裂发育,岩溶发育动力条件包括水流动力(富水性、补径排条件)和化学动力(水温、PH值、溶解性总固体、钙镁比值)。根据综合评判,五沟煤矿发育陷落柱的可能性大。
关键词:岩溶;陷落柱;模糊评价
0.引言
岩溶陷落柱属于隐伏垂向构造,在岩溶陷落柱发育的皖北矿区,煤层遭到严重破坏,不仅影响采面的正常布置,而且造成煤炭资源的大量损失。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区,岩溶陷落柱又有可能成为地下水的通道。由于岩溶陷落柱特殊的分布形态,难以在煤田勘探过程中发现,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隐患。其导致的突水具有隐蔽性、突发性且导通丰富岩溶地下水,对煤矿安全生产危害极大⑴。
1.井田概况
五沟煤矿属于临涣矿区,位于童亭背斜西翼中段,总体上为一北端下降、南端抬起的向斜构造。五沟向斜北部以五沟断层矿为界,南端以李家断层与界沟矿为界。地层走向近南,倾角变化不大。受区域构造的影响,煤矿内次级褶皱发育,断裂构造较为复杂。其地表均为厚度2~m的新生界松散层所覆盖,以下地层依次为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山西组、石炭系太原组、本溪组,基底为奥陶系石灰岩。
矿井内共发育断层440条,孤立断点12个。按断层性质分类:正断层431条,逆断层9条。按落差大小分类:落差0~5m的断层171条,落差6~9m的断层98条,10~29m的断层136条,30~49m的断层24条,落差50~100的断层6条,落大于100m的断层5条。
本矿断层以正断层为主,主要走向以三个方向为主:①以F13、F14为代表的北东向;②以北部F16、五沟断层为代表的北东东向;③以DF6、DF7为代表的北北东向。倾向多倾向北部。褶曲发育处和大断层附近伴生构造较为发育。本区小断层较为发育,常呈雁行排列形态。
3.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本矿为第三、四系松散层覆盖下的全隐蔽矿床。地下水含水层根据其赋存介质特征进一步划分第三、四系松散层孔隙含水层、二叠系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和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3.1 第四含水层
四含属承压水,其上有隔水性良好的第三隔水层,与地表水及一、二、三含地下水无水力联系。
四含直接覆盖在基岩各含水层之上,在天然状态下与下伏各含水层均有一定的水力联系联系微弱。煤层开采以后,四含水将通过浅部裂隙带和采空冒裂带裂隙渗入矿坑,引起四含水位下降。在自然条件下四含地下水水平径流条件差,区域补给微弱,处于滞缓状态。
3.2 二叠系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
二叠系主采煤层间砂岩裂隙含水层一般岩性较致密,砂岩裂隙大多不发育,富水性差,渗透性弱,主要为区域层间补给径流、排泄,同时浅部露头带接受新生界四含水缓慢渗入补给。
3.3 太灰岩溶裂隙含水层
井田内共有105个钻孔揭露太原组地层,最大揭露厚度132.40m(30-11孔),多数钻孔仅揭露一~二层灰岩,少数钻孔揭露下部灰岩。地层岩性为石灰岩、泥岩、粉砂岩及薄煤层以石灰岩为主,石灰岩11~12层,单层灰岩厚为0.25~25.69m,总厚58m左右。
其中,厚度较大石灰岩第三、四、五、十一、十二层,其余均为薄层石灰岩。一~四灰岩溶裂隙发育,水动力条件好,含水丰富。揭露J8-1、J7-1、J5-1、30-11钻孔发生漏水现象,漏失量为4.8~15m3/h,且多发生在浅部,说明浅部溶裂隙较发发育富水性较强。J5-1、水1、水2、水5、水6孔抽水试验,其静止水位标高在-2.06~11.288m之间,0.03~0.15L/s.m,0.066~0.52m/d,水质类型为SO4-Na型,矿化度1698g/L,总硬度为41.86德国度。
3.4 奥陶系灰岩溶裂隙含水层
区域厚度500多米,本矿揭露的最大厚度为51.37m(J7-1孔)。岩性为致密块状白云岩。
J7-1孔抽水:静水位标高10.9990m,0.70L/s.m,0.099l0m/d,HCO3·Cl·SO4~K+Na·Ca型水总硬度为24.3德国度,矿化度为968g/L,PH为7.5。
童亭背斜轴部水源孔68.60~130m灰岩岩溶发育12.53L/s·m,18.66m/d,SO4·HCO3·Cl~Na·Ca型水。
奥陶系灰岩岩溶发育,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强。
受影响,J7-1孔2004年8月初始水位10.999m 下2007年9月29日水位-69.188m说明奥灰,奥灰水与太灰水一定的越流关系。岩溶陷落柱预测体系
图2岩溶陷落柱的模糊评判预测体系图
5.2 地质构造因素评价
经过系统分析,五沟地质构造因素综合评价为88.5分,评价为发育程度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