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第十二章羧酸衍生物
* 第十二章 羧酸衍生物(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羧酸衍生物: 酰氯、酸酐、酯和酰胺分子中都含有酰基,羰基碳sp2杂化,与羰基碳直接相连的原子(X、O、N)上都有未用电子对,形成p-π共轭。 酰卤 酸酐 酯 酰胺 腈 一、结构和命名 (一)结构 通式: 羧酸分子中羧基发生变化所生成的化合物。 可以由羧酸制备并能够水解生成羧酸的化合物。 (nitrile) 共轭程度从左到右减弱,即酰胺最大,酰卤最小(N,O,X的电负性)。 羰基C的正电荷降低,羰基活性大为降低,几乎不显醛酮羰基的性质(银镜、碘仿反应等)。 C:2.6 N:3.0 O:3.5 X:3.9 3.1 2.9 2.6 C、N均为sp杂化,结构与炔烃相似 酰胺中(2)式贡献较大,C-N键有部分双键性质。酰卤中(1)式贡献较大。 乙酰溴(氯、碘) 3-对甲苯基烯丙(丙烯)酰溴 (二)命名 酰卤: 对甲氧基苯甲酰溴 在酰基后面加上卤素的名称 乙酰胺 N,N,2-三甲基丁酰胺 δ-戊内酰胺 丁内酰亚胺 乙酰苯胺 酰胺若氮上有取代基,在取代基名前加N标出 酰胺: 根据分子中所含的酰基命名。与酰卤命名相同。 N-苯基乙酰胺 乙(酸)酐 乙(酸)丙(酸)酐 丁二酸酐 酸酐: 根据它水解所得到的酸来进行命名。与腈的命名相似。 苯甲酸酐 乙腈 丙二腈 苯甲腈 乙酸乙酯 双(二)乙酸亚甲酯 丙二酸二甲酯 酯: 根据水解生成的酸和醇来进行命名,称为某酸某(醇)酯,多元醇酯称为某醇某(酸)酯。 乙二醇二乙(酸)酯 3-氯苯甲酸-(2-羟基乙)酯 苯甲酸苯甲(醇)酯苯甲酸苄(醇)酯 二元羧酸与一元醇生成的酯,可以是酸性酯,也可是中性酯。 5-甲基-6-己内酯 (δ-甲基-ε-己内酯) 乙二酸氢乙酯 邻苯二甲酸甲乙酯 酸性酯 中性酯 草酸氢乙酯 ?-丁内酯 ?-戊内酯 丁内酯 ?-甲基(-?-)丁内酯 ?-庚内酯? ?-庚内酯? N O C O R C H O C N C N H 2 O C X O C O R O C O H O S O 3 H O R N O 2 X R 取 代 基 : 亚 硝 基 硝 基 卤 代 烃 基 官 能 团 : 取 代 基 : N H 2 O H 氨 基 羟 基 烃 氧 基 氰 基 氧 代 甲 酰 基 醚 胺 酚 ( 醇 ) 酮 醛 腈 官 能 团 : 取 代 基 : 氨 基 甲 酰 基 卤 甲 酰 基 烃 氧 羰 基 羧 基 磺 酸 基 酰 胺 酰 卤 酯 磺 酸 酸 命名含多官能团的化合物时,需选择一个官能团为母体化合物,其它官能团为取代基,原则如下: 阿司匹林(酰氧基-OCOR) 对羟基苯甲醇 二、物理性质 羧酸、酸酐、酰卤有强刺激性气味,酯味芳香。 沸点:(同分子量)酰胺(分子间氢键和偶极作用力大) 酸 (分子间氢键) 腈(C?N键极性大) 酯、酰卤、酸酐 溶解性:一般水溶性较差。 三、化学性质 亲核加成 亲核取代 α-H的活泼性 反应活性:酰卤、酸酐 酯 酰胺 ? 腈 一)水解hydrolysis 加成-消除(“亲核取代”)反应 酰卤、酸酐、酯和酰胺均可水解生成羧酸。均可作为酰基化试剂。 最慢 快 也快 慢 羧酸 酸性溶液中,酯水解是酯化的逆反应。碱性溶液中,酯水解生成羧酸盐和醇,反应不可逆,且反应速度快。酯的碱性水解常称为皂化反应。 1、酯水解 叔醇酯在酸催化水解下,由于立体位阻较大,反应按烷氧键断裂的方式进行。 无论酸碱催化,空阻大不利于酯的水解;烃基上有吸电子基(增强羰基碳的正电性)有利于酯的水解。 酰氧断裂 烷氧断裂 3、酰胺水解:水解较难,需要酸或碱催化,都不可逆 2、酰卤、酸酐水解:一般反应很快,碱促进反应 离去基团L的碱性愈弱愈易离去,水解速率愈快。无论酸或碱催化, L离去基团:Cl-RCOO- RO- NH2-。 4、腈水解:需要酸或碱催化,都不可逆 碱催化机理: 酸催化机理: 二)醇解alcoholysis 酰卤、酸酐、酯和酰胺均能与醇反应生成酯。 酰卤、酸酐:一般反应很快,碱促进反应 加成-消除(“亲核取代”)反应 难反应 快 也快 慢 酯 常用来制备难以直接从羧酸和醇反应得到的酯。 酰卤、酸酐的醇解反应,又称为醇的酰化(acylation)反应。酰卤、酸酐是常用的酰化剂(acylating agent)。 酯的醇解又称为酯交换或酯基转移,可逆,须加过量的醇或将生成的醇除去,才能使反应向生成新酯的方向进行。该反应常用于难以合成的酯,如酚酯或烯醇酯。 苯磺酸 酰胺:酸催化不可逆,碱催化可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装修工程预算定额表.doc
- 装备102李广实验报告.doc
- 装配工艺试题.docx
- 装配工考试题.doc
- 装配工试题.doc
- 襄阳市太平店中学八年级英语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西交大14秋《电机学(高起专)》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doc
- 西华大学电机学半期-期末考试练习题兼答案.doc
- 西城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实施方案.doc
- 西安房产税_购房缴税_买房全攻略.doc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1828.4-2025水位测量仪器 第4部分:超声波水位计.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288.2-2025人工智能 大模型 第2部分:评测指标与方法.pdf
- 清明节气PPT模板 (28).pptx
- 传统中国风清明节介绍PPT模板 (30).pptx
- 废旧光伏板的热刀分离与超临界降解回收关键技术研究.docx
- 2024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与绿色发展创新论坛:持续低价形势下中国基础锂盐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初探.docx
- 传统中国风清明节介绍PPT模板 (4).pptx
- 传统中国风寒食节介绍PPT模板.pptx
- 传统中国风清明节介绍PPT模板 (9).pptx
- 传统中国风清明节介绍PPT模板 (18).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