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物贸易合同条款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货物贸易合同条款解析

国际货物贸易合同条款解析 国际贸易合同描述货物的有关条款及案例分析 ——商品的品名,质量、数量、包装条款 一、合同中的品名、品质条款 品名:区别于其他商品的称呼或概念 案例分析 1、广东省新会县历来盛产桔子,并形成了一种优质品种,称为新会柑。新会柑品质上乘,一直享誉东南亚地区。新会县出口公司曾与某港商订立了一项向香港出口大宗柑皮的合同,合同的品质条款仅规定:“新会种柑皮”,货物交收后,港商提出异议,称这柑皮不是新会县当地出产的,因为他已派人调查了全县所有产地,即使用全县生产的所有柑子也无法剥出这么多皮。我方出口公司解释说,合同仅规定“新会种柑皮”,只要是新会“品种”的柑皮就符合合同规定。对方认为,合同规定“新会种柑皮”必须是在新会县当地“种”植的柑皮才符合合同要求,双方各持己见,最终,中方为维持双方业务关系赔偿港商了结此案。 质疑:我方处理是否得当? 分析:订立合同时的品质条款应尽量做到准确与严密,过分笼统造成对合同不同理解而引起纠纷。 按照长期的业务习惯来说“新会种柑皮”表示新会品质柑皮,一般泛指新会县及其附近县市一带生长的该风味的柑子,不一定是特指新会县种植的柑子。 品质条款 1、品质的重要性及其对品质的要求 2、表示品质的方法 (1)以实物表示商品的品质 看货成交凭样品买卖。(Sale by Sample) 凭卖方样品买卖(Sale by Sellers Sample)。 凭买方样品买卖(Sale by Buyers sample) 对等样品(Counter Sample),(Confirming Sample)。 关于品质与样品大致相同(Quality shall be about equal to the Sample) 品质与样品近似(Quality is nearly same the Sample)。 仅供参考(for reference only) (2)以说明表示商品品质 A、凭规格买卖(Sale by Specification) B、凭等级买卖(Sale by Grade) Chinese Green Tea Special Chunmee Grade 1 Art.no.41022 C、凭标准买卖(Sale by Standard) 企业标准----指一个企业范围内所制定的标准。 团体标准----指由团体或学会等所制定的标准。如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标准,美国保险商试验室(UL)安全标准。 国家标准----指由国家制定的标准,如美国国家标准(ANSI),日本国家标准(JIS)。 区域标准----指由区域标准化组织,如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等制定的标准。 国际标准----指由国际性机构制定的标准,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制定的标准等 D、凭说明书买卖(Sale by Illustration) 凭说明书买卖方法除要求所交货物必须符合说明书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外,往往还订有品质保证条款和技术服务条款。 E、凭商标或牌号买卖(Sale by Trade Mark and Brand) 商标是生产者或商号用来识别它所生产或出售商品的标志。它可以由一个或几个具有特色的单词、字母、数字、图形或图片等组成。牌号是指工商企业给其制造或销售的产品所冠的名称,以便与其他企业的同类产品区别开来。在国际市场上,一些名牌商品的品质比较稳定, 并且在市场上已树立了良好的信誉,买卖双方在交易时,就采用这些商品的商标或牌号来表示其品质 F、凭产地名称买卖(Sale by Name of Origin) 在国际贸易中,有些农副土特产品因生产地区的自然条件、传统的加工工艺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品质方面具有其他地区产品所不具备的独特风格或特色,对于这部分产品,习惯上以产地的名称来说明其品质要求。如:祁门红茶、良乡板栗、龙口粉丝、天津红小豆等。 案例2、我国某出口公司向德国出口大麻一批,合同中的品质条款如下: 含水(最高):15% 含杂质(最高):3% 在谈判过程中,我方曾向买方寄送样品,订约后又电告对方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结果货到德国后经检验,虽然品质达到合同规定的规格要求,但是,买方拿出货物的品质规格比样品低7%的检验报告,要求我方赔偿600英镑。我方出口公司陈述说,这笔交易在交货时商品是经过挑选的,因该商品系农产品,不可能做到与样品完全相符,但不至于比样品低7%。由于我方已将留存的样品丢失,对自己的陈述无法证明,我仲裁机构难以处理,最后只好赔付。质疑:1、此交易是按什么买卖?2、我方错误何在? 分析:1、签合同前按规格买卖,后我方寄样品,变成按样品买卖。 2、错在不该寄样品给对方,在能按规格交易时就按规格交易,当为了达成交易或宣传产品时才寄样品。在寄样时要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