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文言词专项复习教学设计学生版.docVIP

2011届高三文言词专项复习教学设计学生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届高三文言词专项复习教学设计学生版

海原一中2011届高三文言虚词专项复习教学设计 2010-10-08 教学目标: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15个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活动一:自主研习 一、考点阐释 和实词相比,虚词的数量要少得多,但掌握起来更困难。因为虚词的用法更灵活,使用频率更高,与现代汉语相比,变化也更大。但虚词的作用又极大,实词常要靠虚词的帮助(组合、连接、修饰、辅助等)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从而显示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情感。所以,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是读懂文言文不可缺少的条件。 2010宁夏《考试说明》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 二、典型例题(友情提醒:请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虚词的用法及意义加以归纳) 1、而 ⑴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⑶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 ⑷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⑸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⑹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⑺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⑻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归纳用法及意义: 2、何 ⑴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⑵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⑶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⑷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⑸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⑹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⑺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⑻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⑼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归纳用法及意义: 3、乃 ⑴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⑵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⑶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⑷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⑹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归纳用法及意义: 4、其 ⑴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⑵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⑷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⑸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⑹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⑻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⑼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⑽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祭十二郎文》) ⑾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⑿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归纳用法及意义: 5、且 ⑴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⑵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⑶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⑷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⑸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⑹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归纳用法及意义: 6、若 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⑵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⑶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⑷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归纳用法及意义: 7、所 ⑴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⑵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⑶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⑷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⑸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归纳用法及意义: 8、为 ⑴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⑵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⑶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⑷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⑸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⑹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⑺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察今》) ⑻何辞为?(《鸿门宴》) 归纳用法及意义: 9、焉 ⑴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⑵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⑶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⑷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⑸未知生,焉知死?(《

文档评论(0)

yuerang30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