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复习指导.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本诗歌诗眼“疑‘精练传神的表达了”我院春已逝,春不属于我矣“之类的喟叹,深化了惆怅和失落感。 “初”体现了本来有花、有春色的,与后来的”春色过墙“形成强烈的反差,更突出惆怅失落之深。而”未“显得庭花未开便残或花未吐蕾遇雨便落。 第一课时结束 * 全诗围绕喜雨展开,首联用拟人手法,写春雨妙解人意,应时而下,点明了诗人喜的原因,表现了诗人关心农事,关怀人民的衷肠。 颔联抓住春雨的特点,进一步表现春雨的好。“潜、细”写出了雨到来时的神态及落到草木上的情况。这是 从听觉上落笔。 颈联写雨势,从视觉上落笔。写春天的雨夜深邃迷人的景象。 尾联从想象的角度写春雨后美景。其中“重”用的好:雨后之花,花上带雨,量重;春雨润花,情重;有雨才能使花生长,恩重。 全诗以春夜雨为特定对象,以喜字贯穿前后的诗歌脉络,层层叙写,虽然不见一个喜,但无处u不显示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讲究布局,一线贯穿其中。 * 1、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几处起渔樵。《杜甫·阁夜》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2、 4、忆秦娥 毛泽东 西风烈,长风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渔父词( 白朴,字仁甫)黄芦岸白频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的烟波钓叟。 5、 王维/·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烧畲:把地里的草木烧成会做肥料。 1、都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都是写景抒情诗; 2、常用手法: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二、学会从三个角度鉴赏 1、写了什么景? 2、抒了什么情? 3、怎样写景和抒情?(语言和技巧) 要留意观察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粗笔勾勒和细部描写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等,此外,诗歌传统的写法比兴手法,更是经常运用到的,值得注意。 赏析《竹枝词》:开头用一个山字开篇,突出表现诗人观赏景色的地点,桃李盛开,正是万物繁茂的春天,层层二字写出了诗人抬头面山的视角。第二句似的人的目光从欣赏自然美景转而寻找营造这美景的主人。一个“是”表达了寻视所获,提示出诗人的关注点以及下文描述的侧重点。三、四句描写山民们的劳动场景,用“银钏金钗”代妇女,“长刀短笠”代男子,既突出了山民与城里人不同的装扮,渲染了浓郁的民俗,也透露了诗人对这生气勃勃的劳动场面欣赏和愉悦的态度。全诗不在于纯然山水的简单描绘,而在于作者发现了比山花烂漫更为动人的劳动之美、创造生活之美。 * 1、共同点:诗歌往往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属即事感怀诗。题材多为思亲、送友、怀乡、赠人等,表达人生感悟、抒写闲情意趣等。 2、重点把握两点: (1)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2)懂得分析作品中的“事”与“怀”是怎样结合的? 分析:词中借打猎的场面塑造了潇洒豪迈的自我形象,同时用随从战士的威武和百姓倾城相随的热烈进行烘托,抒发了豪狂之气,表达了为国建功立业的壮志。此词写于苏轼由于与当权者政见不同,第一次自请外放时期,虽然失意,所受的打击还不是很大。年未四十就自称“老大”,未免消沉,然而尚且可以抒发少年人的狂气;两鬓稍微见白,流露功业未就的遗憾,然而还可以怀着信心说“又何妨”;自比魏尚,心中芥蒂可见,然而仍盼有冯唐式的正直大臣为自己说情清命,寄望于朝廷的重新重用。全词显现出豪迈的气魄。 孙郎:三国时期的孙权。冯唐:西汉文帝的大臣。当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收边有方,功绩显著。因报功不实而获罪被削职。冯唐为魏尚不平,文帝“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太守” * 1、共同点:通过描摹自然界中的万物,寄托自己的感情。是咏物言志诗。古人描物,往往做到形神兼似,不即不离。即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又写出事物的特点,能曲尽其妙。 2、鉴赏的重点 (1)理解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 (2)分清咏物诗中所寄托的“志”。 (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此诗咏物写人,寓意深长。一二句写小松的成长过程及趋势,虽然起初被埋藏在深草里,但它小而弱,一个刺字不仅描写了小松的外型特点,而且写出了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渐角”一句表现出松树与那些杂草的区别,并显示出其出类拔萃的内在必然性。后两句从时人的角度描写,前一个“凌云”指未成长的小松,其内在品格尚未显现,被人小看;

文档评论(0)

335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