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斜弱视的防治研究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屈光参差性弱视 定义 双眼屈光度相差150度以上,散光度相差100度以上。由于两眼屈光参差较大,屈光不正较严重的一眼功能受视中枢抑制而发生弱视。 临床特点 远视和散光的参差易引起,程度和屈光参差程度有关。 眼位正 中心/旁中心注视 预后较好,多有周边融合和粗略立体视 ; 不进行普查,多难以发现 中、低度近视性参差不易引起弱视 高度近视性病理改变,视力低下者不属于弱视 屈光不正性弱视 定义 为双侧性,未带过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者。多发生于未戴过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者 临床特点 多见于远视眼和散光眼。 为双侧性,无明显屈光参差。 眼位正 以光学矫正为主,预后好。 屈光不正多为远视>3.00D,近视> 6.00D,散光> 2.00D 形觉剥夺性弱视 定义 由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屈光间质混浊等造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光刺激不能进入眼内,剥夺了黄斑部接受物象刺激的机会 临床特点 影响形觉剥夺的程度: 开始的年龄;持续的时间;形觉剥夺的方式和程度。 先天性白内障,即使在幼年时摘除了白内障,若不及时、合理对无晶体眼进行屈光矫正,恶劣的视觉环境仍然阻碍视功能的发育 其他弱视 先天性眼球震颤 微小斜视性弱视 检查 充分散瞳; 准确验光和插片以确诊; 配合同视机、裂隙灯及眼底镜查明病因; 小儿屈光检查的特点 调节是重要的生理功能,对儿童少年影响尤为突出。调节力强,远视程度往往被隐匿,所以要解除调节。 解除调节的方法为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即充分的散瞳 怎样尽早发现弱视 常规在孩子三岁半的时候开始,在专科医院做视力及双眼视功能方面的检查,并定期半年复查。 弱视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发病率较高:我国各地区弱视发病率为1—4%,平均约3%。约有一千万弱视儿童。 弱视患者没有完善的立体视觉 弱视患者尤其是单眼患者不易被发现,导致延误治疗。 弱视的防治 早发现、早治疗,进行筛查,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不伴斜视的弱视不易被发现,特别是单眼弱视,50%以上是在上学后才发现 预防为主,制造良好的婴幼儿视觉环境 弱视治疗的评价标准 无效:视力退步、不变/仅提高1行 进步:视力提高2行/2行以上 基本治愈:视力提高到0.9或以上 治愈;经三年随访,视力保持正常 影响弱视治疗的因素 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弱视程度越低,效果越好 注视性质:离中心凹越远,疗效越差,无效率提高(中心\旁中心\旁黄斑\周边注视) 弱视的治疗 配戴合适的眼镜 治疗的基础 规范的检查(扩瞳、检影—客观验光法) 合理的光学矫正(远视一般可大瞳下给镜)—强调戴镜的重要性 遮盖法 增加弱视眼的使用,提高弱视眼的视力。 常规遮盖+精细目力训练 治疗的最好方法 遮盖出现的问题:斜视——弱视即使有周边融合也很脆弱,单眼遮盖破坏了融和,可发生斜视。 光学药物压抑疗法 压抑健眼看近—点阿托品,适用于中低度弱视 压抑健眼看远—加+3D 完全压抑:看远、近都压抑—戴欠矫镜 弱视眼戴矫正眼镜需复诊检查 红光、后像疗法 视刺激 精细目力;光栅;融合;立体视;同时视。根据视力情况进行组合。 增视能 利用虚拟场景,把弱视治疗与电脑动画融为一体的新的弱视治疗软件 特色治疗 海丁格刷+理疗 治 疗 时 机 六岁前 视网膜发育不稳定时,治疗可完全治愈。 六岁后 治疗较难,但还有机会治愈。 十二岁以后 治愈的可能性较小,将造成终生遗憾。 谢 谢! 斜视与弱视的防治 斜 视 定 义 是一种视轴分离状态,两眼不能同时注视注视同一目标; 其中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就偏离目标; 部分病人表现为有时正位,注意力不集中时眼斜或凝视时眼位偏斜; 症 状 眼位的偏斜 复视与视混淆: 复视:外界同一物像落在双眼视网膜的非对应点上,感知为两个物象 视混淆:外界不同的物像落在双眼视网膜的对应点上,感知为两个不同物象重叠在一起的影像 眩晕、步态不稳——常见于复视、视混淆发生时 代偿头位——为了消除复视和视混淆,获得较佳视力 根据体征分类: 内斜 外斜 垂直斜 旋转斜 病因分类 共同性斜视: 麻痹性斜视: ? 共同性斜视 一般认为与机械性、神经支配、调节和非调节等因素有关 先天性多与解剖,神经和屈光度有关,后天的多与视力有关 症状 眼球运动无障碍 在任何方向注视时斜视角无变化 第一斜视角=第二斜视角 ≦5° 无复视 无代偿头位 分类 共同性外斜视 共同性内斜视 共同性内斜视 完全调节性内斜视:好发2—3岁,往往有中高度远视。戴合适眼镜可完全矫正。减少1—1.5D∕年。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戴合适眼镜,可矫正部分内斜视。 非调节性内斜视:与屈光无关。戴镜后斜度无变化。 共同性外斜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