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见证发展历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筚路蓝缕见证发展历程.doc

筚路蓝缕 见证发展历程 薪尽火传 绘织教研画卷 ——江宁区教学研究室五十年回望 第一章 纪念之缘 江宁教研室自1955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50年的路程。当我们着手编写这本50年纪念册,在查阅、甄别、梳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与许多教研前辈们面对面、信函乃至电话交流,以及阅读了他们的回忆文字之后,我们的心灵受到一次次感动和震撼。一次次深切地感到: 历史是不该忘记的; 历史是忘记不掉的; 历史给了我们许多许多; 今天的我们正在书写着明天的历史 ——这正是我们的五十年纪念之缘。 历史是不该忘记的 在历史老人面前,能称“我们”的,永远是后人,“我们”能这样认识,也正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引用一位世界哲人的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是警语,它告诫我们不该忘记已经过去了的历史。 创建初期的教研室,区区几人,两间陋屋,前辈们在艰难中创业;对国家经济极度困难的那段时日,教研前辈们在数十年后的回忆中记起的,仍然是对教研工作的那份坚守;当国家教育走进弯路的时候,教研前辈们至今提起仍在痛惜;对阴霾散去,国家教育重获生机的那些日子,尽管教研前辈们现在有的已过古稀乃至进入耄耋之年,谈论起来仍然有着童稚般的快乐。还有,在这些教研前辈中,由于历史的诸多原因,有的曾经坎坷,但岁月的风雨并没有磨蚀他们对教育事业、教研工作的那份挚爱之情。他们没有忘记他们曾经拥有的事业,没有忘记昔日那些健在的或已逝去的同仁…… 是的,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除了记起历史承载的诸多内涵外,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为教研事业奋斗过的前辈们,不应该忘记他们为我们开创的事业,不应该忘记他们对教研事业的眷念之情,也包括不忘记我们自己。 历史是忘记不掉的 历史之所以忘不掉,是因为真正给历史留下“痕迹”的,终究会在人们的记忆中定格,会在人们茶余饭后中口耳相传,不断被后人重新拾起,从而搜集、探求、整理而见诸于文字记载,传布于世。尤其是人类文化传播已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历史更是被人忘不掉。 在我们编写这本纪念刊的过程中,前辈、同仁写来了回忆往日岁月的多彩文章,有的精美典雅,有的淳厚朴素,有的深情中透出浓浓的眷念,有的在娓娓道来中显示出审视往事的机智。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他们对几十年前的有些往事记忆得是那样的清晰。还有一些现居外地的同志打来电话、寄来信函,聊起过去的教研生活,总要关切地询问起他们曾经的老同事;当我们向他们提起那些年代里教研室的工作取得的一些成绩时,他们又是那样的饶有兴致。这一切,也正是因为,历史是忘不掉的。 在50年的历史中,有许多被人忘不掉的“历史”。提起教研室第一份自办刊物《教研简报》,在现在看来,它只是一份刻印、打印的装订册,是一个“土疙瘩”。但把时光推前40多年,来认识它的意义呢?再想一想,县文教局长亲自为小刊改稿,省教育厅长亲笔写信鼓励、指示,也足可以让后人推测这份小刊的份量。在这次征集中,我们一直想得到哪怕是一册保存下来的《教研简报》或《小学周会课》教材,直观地领略其风韵。虽然原物一直没有找寻到,使我们怀有难窥庐山真面之憾,但询及所至,无一例外地是听到大家对这段历史的啧啧称赞。据此我们可以得知,这是一段忘不掉的历史。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们在后面章节中虽有一些叙述,但更多的是留给知情的读者们去列数,这样也许会更客观,且更有意义。 在征集的回忆文章中,那些曾为教研工作做出过成绩的人们中,无论他是领导,还是普通教研员,被大家一次次提起,这种感佩之情不也正说明历史是忘不掉的吗!教研工作更多的是平凡,平凡的人做平凡的事,正是有这许许多多的平凡,才使我们的教研事业不断延续、发展,构成了教研室生生不息的历史,繁衍了绵绵不断的教研文化。这一切都可归纳为一句话:历史是忘不掉的。 历史给了我们许多许多 我们编写这本50年纪念刊,试图将教研室的历史作一次全面客观的记载,通过回顾几代教研人的耕耘劳作,来诠释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拳拳赤子之心。在数次的座谈、走访、信访及查阅档案资料中,我们重温了历史。记忆从历史中起来,在记忆中还原历史,在历史中找寻成就感,在历史中反思教训。我们力图想回答“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又总觉得答案难于周全,但我们还是想作出一点回答。 教研室50年的历史,犹如教育史的一扇窗口。国家兴,教育也兴,反之亦然。 在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高潮中,教研室应运而生,这不是历史的偶然。 当大跃进狂飙骤起、浮夸风甚嚣尘上之时经过积淀、选择、凝炼、发展而形成的在研究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1955年建室时,教研室的主要任务是对小学教学工作进行一些研究和指导,同时,对小学教师的教学业务进行必要的具体辅导,定期举办学科教学讲座或教师星期学校,注重提高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 1956年至1957年间,教研室开始对中学的语文、数学学科教学有重点地进行教学探讨和研究,但主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