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_第三章气体的热力性质和热力过程探究.ppt

03_第三章气体的热力性质和热力过程探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气体的热力性质 和热力过程 3-1 实际气体和理想气体 一、分子运动论要点、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 分子运动论:微粒性、热动性、有质量、有体积、分子间有作用力 实 际 气 体:微粒性、热动性、有质量、有体积、分子间有作用力 理 想 气 体:微粒性、热动性、有质量、无体积、分子间无作用力 相 同 之 处:微粒性、热动性、有质量 根 本 区 别:实际气体 – 分子本身具有体积和分子间具有作用力 理想气体 – 分子本身没有体积和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理想气体是有大量相互之间没有作用里 的质点组成的可压缩流体。 二 者 关系:实际气体当比体积趋于无穷大时也就成了理想气体。 二、气体模型选择原则 气体状态 – 大比体积(高温、底压)视为理想气体; 否则,视为实际气体。 计算精度 – 精度要求低可视为理想气体; 否则,视为实际气体。 理想气体 – 空气、燃气、烟气、湿空气等 实际气体 – 工程中常用的蒸气 (如水蒸气及很多制冷剂的蒸气) 3-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 摩尔气体常数 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根据分子运动理论和理想气体的假定导出过程如下: 根据前面的条件,理想气体压力为: 3-1 式中:n - 分子浓度,即单位体积包含的分子数 n N / V - 分子平均移动能 式 3-1 表述:理想气体的压力等于单位体积中体积全部 分子移动能总和的三分之二。 根据式 1-9 有 代人式 3-1 后得 所以 令 3-2 则得 3-3 式 3-3 即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Rg 称为气体常数,它等于玻尔兹曼常数k与每千克气体所包含的分子数 N 1kg 的乘积。 从单位量纲分析可以看出:气体常数的实质就是1kg 理想气体中全部分子在单位绝对温度下所具有的能量。 气体常数的单位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是 J/ kg.K ,  在工程单位制中是 kgf.m / kg.K 。 对于同一种气体,N 1kg 是一定的,所以Rg是一个不变的  常数;对于不同的气体,由于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N 1kg  的数值是不同的,所以各种气体具有不同的气体常数。 二、摩尔气体常数 如果对不同气体都取1mol,式 3-3 变为 Mpv MRgT 或 pVm RT 3-4 式中:M -摩尔质量,单位为 g/mol 或 kg/kmol; Vm-1mol 气体的体积,称为摩尔体积; R -1mol气体的气体常数,称为摩尔气体常数 或通用气体常数。 对不同气体,R是同一数值。证明如下: 式 3-2 乘以M得 KMN 1kg M R g 即 kN 1mol KNA R 3-5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对任何物质 NA 6.0221367 * 1023 mol-1 3-6 对任何气体,摩尔(通用)气体常数是相同的: R kNA 1.380658 * 10-23 J/K * 6.0221237 * 1023 mol-1 8.31451 J/ mol.K 3-7 在工程单位制中 R= 0.847844 kgf.m/ mol.K 3-8 气体常数 3-9 例如,已知氮气的摩尔质量是0.028016 kg/mol, 所以氮气的气体常数为 标准摩尔体积,即 1mol 理想体积在标准情况 1atm,0。C 下的体积: 3-10 式中下角标 std 表示标准状况。 3-3 气体的热力性质 一、气体的比热容 早在蒸汽机出现之前,英国伦敦格拉斯格大学 教授,瓦特好友布莱克(Black)在量热学研究 中就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后来他的学生提出 了比热的概念。 人们在生活中早就不自觉地使用比热这个概念。沏茶要烧开水,只有足够加热烧水水温才能升高到沸腾。比热容就是建立了加热量与水的温度间的关系。 比热容是物质的重要热力性质之一。 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没有化学反应和相变的无摩擦 内平衡的特定过程 x 中,作单位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3-11 单位:国际单位制 J / kg . K 工程单位制 kcal / kg . K 比热容因物质、过程、状态不同而异,是状态参数。 3-12 如果已知某种物体在某过程中热容随状态的变化规律, 即已知式 3-12 所表达函数的具体形式,则可根据下列积 分式求出该过程的热量: 3-13 式中 T1 、T2 依次为过程开始和终了时的温度。 常用的有比定容热容 cv 和比定压热容 cp : 3-14 3-15 它们对应的特定过程分别是定容过程和定压过程 对无摩擦内平衡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可写为 因而得 3-16 3-17 文字表述为: 比定容热容是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