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2线桥隧系统(版)题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能龙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R2线桥隧系统介绍 R2线隧道系统 采用暗挖法施工时,地面沉降量般宜控制在30mm以内,隆起量控制在10mm以内;当穿越重要建筑物或地下管线时,上述数值应按允许的条件确定。 变形缝(含伸缩缝)的宽度可根据工程地质、结构刚度、结构纵向伸缩量及防水能力等确定。对于马蹄形隧道结构,变形缝宽度一般为20mm。 暗挖法隧道 R2线隧道系统 矿山法隧道初期支护:C20喷射早强混凝土;二次衬砌:C35、P12防水混凝土。 受力钢筋砼净保护层厚度:暗挖初期支护40mm;暗挖二次衬砌外侧50mm,内侧35mm 暗挖法隧道 R2线隧道系统 暗挖隧道是以马蹄形隧道建筑限界为基础,综合考虑施工工期、使用期结构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施工误差、测量误差、结构容许沉陷、结构受力及变形的需要确定结构横断面的合理拱轴线及结构尺寸。蛤陈区间单线直线及曲线段内净空均采用5800mm,空推段内净空采用7100mm;陈尞区间单线直线及曲线段内净空均采用5200mm。 暗挖法隧道 R2线隧道系统 主体结构在设计中的力学模型采用荷载~结构模型,按底板支承在弹性地基上的平面框架计算。围护结构仅作为施工阶段的支挡结构承担水、土压力,主体结构在使用阶段承担水、土压力。主体结构侧墙与顶、底板形成一个箱形结构。主体结构采用全包防水,侧墙和围护结构间采用柔性防水层,两者之间紧贴。 明挖法隧道 R2线隧道系统 顶板(梁)、底板(梁)及侧墙:C40 P8防水混凝土。 中隔墙、夹层板等内部结构:C35混凝土。 立柱:C45混凝土(壁柱混凝土等级同侧墙)。 垫层及集水坑内回填:C20混凝土。 盾构井与出土孔等后补孔洞采用膨胀混凝土。 明挖法隧道 混凝土强度等级 R2线隧道系统 顶板、底板及侧墙:迎土侧60mm,背土侧40mm。 集水坑:外侧60mm,内侧50mm。 中隔墙:35mm。 顶、底板梁:迎土面60mm,背土面:45mm。 柱:迎土面60mm,背土面:45mm。 夹层板、夹层板立柱及其他内部构件:35mm。 明挖法隧道 混凝土结构主筋保护层厚度 R2线隧道系统 纵梁主筋净保护层厚度在与相应层板面齐平时,按相应层板保护层厚度加一个板横向受力钢筋直径,其余按前述规定执行。 钢筋保护层厚度均不得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上述规定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为允许的最小保护层厚度,施工中不得随意加大。 明挖法隧道 混凝土结构主筋保护层厚度 R2线隧道系统 区间主体结构与路基段接口界面设置变形缝,变形缝缝宽20mm。 明挖法隧道 变形缝 R2线隧道系统 施工缝应设在结构受剪力较小部位,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缝的间距应控制在9-15m左右;顶、底板除开孔需要后浇部位均不得留置纵向施工缝。 明挖法隧道 施工缝 R2线桥梁系统 展虎区间路基段落起于区间明挖隧道段终点YDK33+730,止于区间高架段起点YDK34+143.93,其中U型槽设计终点为YDK34+142.63。 结构共划分为13块,布置形式为9*30+1*43+2*30+1*39.63。 路基段(U型槽) R2线桥梁系统 YDK33+730~YDK33+760(第一块):底板厚1.2m,侧墙厚1m,腋板宽1.5m,顶板厚0.6~0.7m,中隔墙0.3m。 YDK33+760~YDK33+790(第二块):底板厚1.2m,侧墙厚1m,腋板宽1.5m,顶板厚0.7m。 YDK33+790~YDK33+850(第三、四块):底板厚1.2m,侧墙厚1m,腋板宽1.5m。 路基段(U型槽) 根据结构的各关键尺寸可分为五种形式 R2线桥隧系统介绍 R2线桥隧系统介绍 一、R2线工程概述 二、R2线隧道系统 三、R2线桥梁系统 R2线桥隧系统介绍 R2线总长37.743km,其中地下线长33.730km,占线路总长的89.37%,高架线长3.589km,占线路总长的9.51%,过渡段长0.424km,占线路总长的1.12%。 R2线起点为东莞火车站,终点为虎门火车站,共设15座车站(高架站1座,地下站14座),东莞火车站→茶山站→榴花公园站→下桥站→天宝站→东城站→旗峰公园站→鸿福路站→西平站→蛤地站→陈屋站→尞厦站→珊美站→展览中心站→虎门火车站。其中,换乘站4座:东莞火车站与广深铁路迁建工程新石龙站换乘、鸿福路站与R1线呈“十”字换乘、西平站与莞惠城际“T”型换乘、虎门火车站与广深港客专线、穗莞深城际线换乘。 一、R2线工程概述 R2线桥隧系统介绍 R2线设有旗峰公园和厚街两座110KV/35KV主变电所,控制中心设于西平。 车辆选型为B型车(鼓形车体),初、近、远期采用6辆编组(4动2拖),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 牵引供电采用直流1500V架空接触网供电,地下段采用刚性悬挂方式,地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