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晓林材料 第十章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施用 黄瓜缺磷 左边为缺磷植株 右边为正常植株 左为缺磷的最老叶 右为缺磷的较老叶 缺磷的苹果叶:叶片小、叶色暗淡、发紫色或青铜色。 油菜缺磷:深紫色的叶片正在转红色 芹菜缺磷:生长矮小,叶色发暗,蓝绿色、老叶发黄、提前死亡脱落。 磷素过多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及其结果 摩洛哥磷矿 第五节 磷肥的合理分配与施用 ? 一、土壤供磷状况与磷肥的分配 全磷含量在0.08~0.1%以下,施用磷肥均有增产效果 有效磷含量更能反映土壤磷素的供应水平 有效磷含量的测定方法: 中性和石灰性土壤:0.5M NaHCO3,P5mg/kg 酸性土壤:0.03M NH4F-0.025M HCl,P15mg/kg 水稻土: 0.3M NaOH-0.5M NaC2O4 影响土壤有效磷的因素: 1. 土壤有效氮与有效磷的比值:4,磷肥效果明显 2.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有效磷含量呈正相关,每增加0.5%的有机质,可相应提高5mg/kg的有效磷 3. 土壤pH:在pH5.5~7.0范围,磷的有效性最大 4. 土壤熟化程度:高,有效磷含量也高,磷肥的效果就差。 5. 水田淹水后,Eh降低,磷酸高铁被还原为磷酸亚铁,溶解度提高;酸性土壤pH提高,促进磷酸铁、铝水解,可使磷的有效性增加 二、作物需磷特性与轮作中磷肥的分配 作物的需磷特性 需磷较多的作物,如: 豆科作物、豆科绿肥作物、糖用作物(甘蔗、甜菜)、 纤维作物中的棉花、油料作物中的油菜、 块根块茎作物(甘薯、马铃薯)、 瓜类、果树、桑树和茶树等 施磷肥效果较好,既能提高产量,又能改善品质。 大田作物对磷肥的反应顺序如下: 冬季绿肥作物一般豆科旱地作物大麦、小麦早稻旱稻 (一)水旱轮作中的磷肥施用 我国稻区的轮作制度:麦类、油菜--水稻 绿肥--水稻 在水旱轮作中,土壤由干变湿的过程中,有效磷增加,原因? 所以在水旱轮作中,磷肥的分配应掌握“旱重水轻”的原则,将磷肥重点分配在旱作上。 当绿肥与水稻轮作时,更应该将磷肥施在绿肥上,特别是豆科绿肥,更能充分发挥“以磷增氮”的效果。 以磷增氮:? (二)旱作轮作中的磷肥施用 有绿肥或豆类的轮作中,优先施在绿肥或豆科作物上,其间接作用很明显。 在麦-棉轮作地区,重点施在棉花上。 需磷特性相似的作物轮作时,磷肥用于秋播的越冬作物比用于春播的效果明显。因为秋播后,温度逐步降低,土壤微生物活动能力差,土壤供磷能力差,增施磷肥有利于壮苗,增强抗寒能力,促进早发。 三、磷肥品种与其合理分配和施用 施用原则:减少水溶性磷肥的固定,增加非水溶性磷的释放。 表 磷肥品种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磷肥品种 作物品种 生长期 土壤类型 难溶性磷肥 吸磷能力强 作基肥 酸性土壤 如荞麦、萝卜菜、 油菜及豆科植物 枸溶性磷肥 吸磷能力较强 多作基肥 酸性土壤 有效磷低的 非酸性土壤 水溶性磷肥 吸磷能力较差 苗期、 适于各种土壤 对磷反应敏感 生长前期 中性或 如甘薯、马铃薯 根外追肥 碱性土更好 多数作物苗期是磷素的营养临界期,所以在苗期应分配少量水溶性磷肥。在旺盛生长期植物虽然对磷素需求增加,但此时根系发达,吸收磷的能力强,可以利用作为基肥的难溶性或弱酸溶性磷肥;生长后期可以通过磷在体内的再利用来满足需要。 四、改进施肥方法 (一)相对集中施用 目的:减少磷肥与土壤的直接接触,增加与根系的接触面积 要求:以基肥为主,配施种肥,早施追肥 (二)磷肥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 在中低肥力土壤上,N、P的配施比在高肥力土壤上显著 与钾肥和有机肥配施 酸性土壤中适当增施石灰或微量元素肥料 五、磷肥施用与环境污染 1、水体污染 从土体中淋失到水体中,造成富营养化,例如赤潮。 封闭的水体,含氮0.2mg/kg,PO43-0.015mg/kg就会出现“ 藻化”,使水质恶化。 2、其他有害元素污染 主要是原矿中镉、氟、铅等在磷肥的制造过程中所造成的。 小结:土壤有效磷增加和减少的途径 施肥 矿物 难容性 (有机、无机) 矿化 磷释放 植物吸收 生物固定 化学沉淀 闭蓄态固定 淋失 吸附固定 我国磷肥的利用率平均为10~25% 土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