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掌握:单疱脑炎、病毒性脑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 熟悉: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发生机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 了解: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朊蛋白病的概念;CJD的诊断。 病原菌常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软脑膜、脑、脊髓实质,或感染邻近的组织如静脉窦、周围神经等。 通常急性起病,好发于婴幼儿及儿童。 * 1.感染症状:发热、寒战或上呼吸道感染表现等。 2.脑膜刺激征:颈强、Kernig征、Brudzinski征。但老年人、新生儿或昏迷病人不明显。 3.颅内压增高: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腰穿脑压明显增高,甚至脑疝。 4.局灶症状:偏瘫、失语。 5.其他症状:如: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又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菌血症时出现皮疹,开始为弥散性红色斑丘疹,迅速变为皮肤瘀点,主要分布于躯干、下肢、黏膜、结膜,偶见手掌、足底。 * 细胞计数常高(1000~10000)×106/L。糖常低于2.2mmol/L,氯化物降低。 * 早期表现发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晚期完全或不完全梗阻性脑积水,颅内压增高。严重时出现去大脑强直发作或去皮质状态。 抗痨药物副作用: 肝功能障碍 、 多发性神经病 、 视神经炎、 癫痫发作、 耳毒性。 药物:异烟肼0.05g ;地塞米松5~10mg ; a-糜蛋白酶4000U ;透明质酸酶1500U。 颅压高可使用脱水药物,防治脑疝。脑积水可行侧脑室分流术减压术,注意电解质平衡。 二、结核性脑膜炎 治 疗 原则:早期给药、合理选药、联合用药及系统治疗 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高度提示本病, 即使抗酸染色阴性亦应立即开始抗结核治疗! 二、结核性脑膜炎 治 疗 表10-1 主要的一线抗结核药物 药 物 成人日常用量 儿童日用量 用药途径 用药时间 异烟肼 600mg, q. d 10~20mg/kg 静脉及口服 1~2年 利福平 450~600mg, q.d 10~20mg/kg 口服 6~12月 吡嗪酰胺 500mg, t. i. d 20~30mg/kg 口服 2~3月 乙胺丁醇 750mg, q. d 15~20mg/kg 口服 2~3月 链霉素 750mg, q. d 20~30mg/kg 肌注 3~6月 WHO建议:应至少选择三种药 联合治疗 常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 可加用第4种药: 链霉素\乙胺丁醇 二、结核性脑膜炎 治 疗 二、结核性脑膜炎 治 疗 二、结核性脑膜炎 治 疗 二、结核性脑膜炎 治 疗 5.对症及全身支持,加强护理。 二、结核性脑膜炎 治 疗 二、结核性脑膜炎 预 后 第三节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皮肤 上呼吸道 粘膜 新型隐球菌 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真菌感染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病因 发病机制 大 体 镜 下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病 理 1.隐匿起病,缓慢进展,低热、头痛并加重 2.颈强和kernig征。可有精神症状,颅高压表现。颅 神经受损症状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临床表现 涂片墨汁染色检出隐球菌是确诊的依据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辅助检查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诊 断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鉴别诊断 1.抗真菌治疗 两性霉素B-药效最强 氟康唑对隐球菌脑膜炎有特效 5-氟胞嘧啶与两性霉素B合用增强疗效 2.对症及全身支持治疗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治 疗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预 后 如单纯疱疹病毒、狂犬病毒等首先感染皮肤、呼吸道或胃肠道黏膜,经神经末梢进入神经干,然逆行进入颅内. * 未经治疗的HSV感染死亡率70%。 * HSV是一种嗜神经DNA病毒,有两种血清型,即HSV-1和HSV-2。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与性接触传播,亦可通过飞沫传播。HSV首先在口腔和呼吸道或生殖器引起原发感染,机体迅速产生特异性免疫力而康复,但不能彻底消除病毒,病毒以潜伏状态长期存在体内,而不引起临床症状。神经节中的神经细胞是病毒潜伏的主要场所,HSV-1主要潜伏在三叉神经节,HSV-2潜伏在骶神经节。当人体受到各种非特异性刺激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潜伏的病毒再度活化,经三叉神经轴突进入脑内,引起颅内感染。成人超过2/3的HSV-1脑炎是由再活化感染而引起,其余由原发感染引起。而HSV-2则大多数由原发感染引起。在人类大约90%HSE由HSV-1引起。仅10%由HSV-2所致,且HSV-2所引起的HSE主要发生在新生儿,是新生儿通过产道时被HSV-2感染所致。 病理改变主要是脑组织水肿、软化、出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测定大黄及其生境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可研报告.doc
- 第七章7-3磁性物理可研报告.doc
- 第七章脂类代谢可研报告.doc
- 第三部分力学选择题可研报告.doc
- 第三册文明施工可研报告.doc
- 第三次月考。1可研报告.doc
- 第三单元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练习可研报告.doc
-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研报告.doc
-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可研报告.doc
- 第三节_烃_学案可研报告.doc
- [原创]2015年《南方新高考》化学(广东专用)大一轮配套:第2讲化学用语(共47张)技术总结.ppt
- 第十章中药制剂可研报告.ppt
- [原创]2015年《南方新高考》物理专题九第2讲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配套]技术总结.ppt
- [原创]2015年《南方新高考》物理专题十第2讲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配套]技术总结.ppt
- [原创]2015年《南方新中考》地理第一部分第十一章第2讲河流自然灾害[配套]技术总结.ppt
- [原创]2015年《南方新中考》地理第一部分专题二地图[配套]技术总结.ppt
- 第十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简化可研报告.ppt
- [原创]2015年《南方新中考》数学第一部分第五章第1讲图形的轴对称、平移与旋转[配套]技术总结.ppt
- 第十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研报告.ppt
- [原创]2016年《南方新中考》英语第一部分第1讲名词[配套]技术总结.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