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性细菌幻灯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节 厌氧性细菌 (anaerobic bacteria) 概 述 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是一群必须在无氧环境下,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 (Clostridium) 破伤风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 肉毒梭菌 G+ 菌体细长 有芽胞细菌,呈鼓槌状 周身鞭毛 破伤风溶血毒素 与SLO在免疫原性、功能上相似 破伤风痉挛毒素 组成:蛋白质,不耐热;可被肠道蛋白酶消化 作用特点:神经毒素 作用部位: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神经细胞 毒性:强,仅次于肉毒毒素 免疫原性: 强,可制成类毒素 苦笑面容 牙关紧闭 角弓反张 其它 早期症状还包括有漏口水、出汗和激动; 因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还可产生心率不齐、血压波动、呼吸困难而窒息死亡。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般不进行涂片镜检和分离培养 典型的症状和病史即可作出诊断 (一)生物学性状 G+粗大杆菌 有芽胞,位于次极端,呈椭圆形,小于菌体直径 有荚膜 无鞭毛 厌氧,但不十分严格;繁殖快; 42℃最好,生长迅速 蛋黄琼脂平板:Nagler反应 (二)致 病 性 外毒素:10余种 ?毒素:溶血、组织坏死、水肿 β毒素:组织坏死 肠毒素 气性坏疽 主要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 致病条件与破伤风梭菌相同 潜伏期短,发展迅速,病情险恶,死亡率高,以组织坏死,以气肿、水肿和全身中毒为特征 1.直接涂片镜检: 取材:创口深部取材,涂片; 镜检:见G+大杆菌,有荚膜,且常伴有其他杂菌污染。 2.分离培养和动物实验 尽早手术(切除感染组织,必要时截肢) 多价抗毒素:早期用 抗生素:大剂量治疗 高压氧舱治疗:提高血液和组织的氧含量达15倍 三、肉毒梭菌(C.botulinum) 肉毒梭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中,在厌氧环境下产生肉毒毒素引起肉毒中毒和婴儿肉毒病。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 G+粗杆菌, 有芽胞, 呈网球拍状 2.培养:严格厌氧,血平板上有溶血。 (二)致 病 性 1.致病物质: 肉毒毒素 是目前已知最剧烈的神经外毒素。 不耐热,100℃ 1min 对酸和蛋白酶的抵抗力强,口服后不易被胃肠消化液破坏,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2.所致疾病 食物中毒 单纯性毒素中毒,而非细菌感染 临床表现与其它食物中毒不同,主要为运动神经末稍麻痹: 潜伏期(乏力、头痛) 眼肌麻痹(复视、斜视、眼睑下垂等) 咽部肌肉麻痹(吞咽、咀嚼困难、口齿不清等) 膈肌麻痹、呼吸困难 呼吸停止导致死亡 食物种类:国外:罐头、香肠、腊肉 国内:发酵豆制品占80%,发酵面制品占10% 婴儿肉毒病 以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居多 症状与肉毒毒素食物中毒类似,早期症状是便秘,吸乳、啼哭无力。 小 结 1.破伤风梭菌的形态染色、抵抗力、致病条件、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2.产气荚膜梭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点、致病性。 3.气性坏疽的防治原则; 4.肉毒梭菌的形态、抵抗力、致病性、防治原则。 无芽胞厌氧菌 G+和G-的球菌、杆菌 专性厌氧,无芽胞 条件致病菌 致病条件 因手术、拔牙、肠穿孔等原因,使屏障作用受损,致细菌侵入非正常寄居部位。 长期应用抗生素治疗使正常菌群失调。 机体免疫力减退。 局部组织供血不足、组织坏死、或有异物 及需氧菌混合感染,形成局部组织厌氧微 环境。 感染特征 发生在口腔、鼻窦、胸腔、腹腔、盆腔和肛门会阴附近的炎症、脓肿及其他深部脓肿。 分泌物为血性或黑色,有恶臭。 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可见细菌,但常规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 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长期治疗无效者。 所致疾病 败血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脓肿 呼吸道感染 厌氧菌可感染上下呼吸道的任何部位 腹部和会阴部感染 手术及损伤后感染 女性生殖道感染 其他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的采集 从感染中心处采取 切取或活检得到的组织标本 从感染深部吸取的渗出物或浓汁 采取后立刻放入厌氧标本瓶中,迅速送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 厌氧培养 气相色谱法 防治原则 加强免疫力,减少诱发因素 甲硝唑、替硝唑或其他广谱抗生素 两 类 厌 氧 菌 感 染 的 不 同 点 * * 分类: 厌氧芽胞梭菌 无芽胞厌氧菌 共 性 革兰阳性,大多为严格厌氧菌; 芽胞比菌体粗,菌体膨大呈梭状,抵抗力强; 致病菌产生外毒素致病,病情严重 破伤风的病原菌 大量存在于土壤、人和动物肠道中 创口污染、分娩时用不洁器械剪断脐带,本菌可从伤口侵入而致病 临床表现:肌肉痉挛,抽搐,严重者呼吸衰竭或窒息而死 一、破伤风梭菌(C. tetani) 形态与染色 (一)生物学性状 培养特性 专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 血皿:薄膜状爬行生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