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刑后民.doc

刑民交叉案件的司法处理方式——以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为例 ? 何 帆2009-07-19 一、刑民交叉案件的司法处理 ? (一)“先刑后民”是一项司法原则么?   所谓“先刑后民”,是指法院受理的民商事纠纷案件涉及刑事犯罪嫌疑时,由法院视该民商事纠纷案件与刑事犯罪嫌疑案件是否因不同法律事实产生,而决定将民商事纠纷案件全案移送或者部分移送侦查机关。部分移送的,民商事纠纷案件一般中止审理,等待刑事判决结果作出后再恢复审理。如果刑事案件已经受理,则民商事案件不予受理,已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坚持“先刑后民”者,多认为“先刑后民”是一项司法原则或基本原则,甚至可以适用于一切案件。如储户因信用卡密码泄露导致存款被冒领而起诉银行时,有些法院便以“先刑后民”为由不予受理;当交通肇事者伤人后逃逸,被害人将车主或雇主诉至法院时,部分法院不予受理的理由同样是“先刑后民”。“先刑后民”适用的范围如此之广,对案件审理的影响如此之大,可是,除了部分司法解释提及外,并没有哪一条法律明确将之作为一项司法指导原则。笔者认为,在我们讨论“先刑后民”是不是一项司法原则之前,有必要先回顾这一提法产生的历史背景,梳理相关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从而明确其含义,定位其功能,权衡其利弊。   1.与刑民交叉案件审理相关的规范性文件   改革开放以来,就民商事纠纷与刑事犯罪交叉时的法律适用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已单独发布或会同有关司法机关发布了若干个规范性文件。这些规范性文件在处理刑民交叉问题时,所持态度亦有不同。梳理这些文件,有助于厘清“先刑后民”这一提法出台的前因后果。   第一个规范性文件,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于1985年8月19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及时查处在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的经济犯罪的通知》。该通知规定:“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如发现有经济犯罪,应按照1979年1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案件管辖范围的通知》,将经济犯罪的有关材料分别移送给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侦查、起诉,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均应及时予以受理。”同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审理经济纠纷案件发现违法犯罪必须严肃执法的通知》,重申了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时,必须追究刑事责任,不能只当作经济纠纷案件来处理,放纵犯罪分子。   上述通知明确规定,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时,如发现有经济犯罪,应当将经济犯罪的有关材料分别移送给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但是,文件并未明确该将经济纠纷移送还是继续审理。按照现在的理解,这并不是问题,纠纷与犯罪当然可以分开审理,并非一律移送。但在当时,公、检、法机关对上述问题互有争议。法院有时将纠纷一并移送,公安、检察机关又不予接受,推诿现象时有发生。进入90年代以后,情况就发生了相反变化,公安、检察部门经常想尽办法“争夺”案件,某些法院也发明了“上门收案”的做法。应当说,由互相推诿发展到争案件,与经济利益驱动、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第二个规范性文件,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于1987年3月11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必须及时移送的通知》。该通知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时,一般应将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全案移送,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和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如果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必须分案审理的,或者是经济纠纷案件经审理后又发现有经济犯罪的,可只移送经济犯罪部分。”上述规定首先强调了当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发生交叉时,一般(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基本上”或者“原则上”)应当将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全案移送,这明显体现了“重刑轻民”的思想,总体也体现了“先刑后民”的思路。但是,对于什么是“必须分案处理”,通知没有给出具体判断标准。   第三个规范性文件是最高人民法院于1997年12月13日颁布的《关于审理存单纠纷案件的若干规定》,其第三条第二款也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存单纠纷案件后,如发现犯罪线索,应将犯罪线索及时书面告知公安或检察机关。如案件当事人因伪造、变造、虚开存单或涉嫌诈骗,有关国家机关已立案侦查,存单纠纷案件确须待刑事案件结案后才能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中止审理。对于追究有关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不影响对存单纠纷案件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对存单纠纷案件有关当事人是否承担民事责任以及承担民事责任的大小依法及时进行认定和处理。”第九条补充规定:“在存单纠纷案件的审理中,有关当事人如有违法行为,依法应给予民事制裁的,人民法院可依法对有关当事人实施民事制裁。案件审理中发现的犯罪线索,人民法院应及时书面告知公安或检查机关,并将有关材料及时移送公安或检察机关。”与前述适用于一般经济纠纷案件的法律文件不同,该份文件是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