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高三统考讲评课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高三期中考试讲评课 * * 青岛十五中 何连庆 一卷满分(48分)的学生 姜志昊、马源、王冠青、池清 总分在88分以上的学生 荆彩凤 92 、姜彤 91 、周伟 91 、王冠青 90 、张艺瀛 90 、 丁睿 89 、金延秋 89 、姚尔人 88 进步较大的学生 王冠青 90 、张艺瀛 90 、杜骏骏(87)、丁士盛(85)、 李隽聪(83)、马源(85) 表扬卷面整洁、字迹清晰的学生 张铷、姜彤、丁睿、王冠青、李隽聪、李鑫 12% 14% 35% 24% 18% 38% 44% 本班出错率 35% 18% 46% 36% 30% 44% 51% 全校出错率 32 28 15 12 10 5 3 题号 一卷出错率比较高的试题 46% 72% 28% 39% 51% 37% 47% 42% 34% 41% 本班出错率 ④ ① ③ ② ⑤ ④ ③ ① ② ① 小题 38 37 36 34 题号 二卷出错率比较高的试题 38(1) 37(2) 36(1)、(2) 34(1) 5 需要讲评的试题 5.提取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 加入等量的以下物质,其中耗氧量最大的是( ) A.麦芽糖 B.丙酮酸 C.丙酮酸和葡萄糖 D.葡萄糖 正确答案:B 61.2% 错选A有15%,错选C为4%,错选D为19%. 不了解细胞呼吸作用的主要底物是葡萄糖,只根据等 摩尔的上述物质麦芽糖氧化时所消耗的氧气最多,没 有明白出题人的意图。 选A的原因: 选C、D的原因: 没有挖出题干中的隐含条件——线粒体的生理作用, 对有氧呼吸的基础知识不熟(各阶段反应方程式和反 应场所)。 做选择题的技巧和方法 1.明白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有氧呼吸的基础知识。 C3H4O3+6H2O 酶 6CO2+20[H]+能量(少量) 24[H]+6O2 酶 12H2O+能量(大量) 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反应方程式和反应场所。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线粒体 第三阶段:线粒体 C6H12O6 酶 C3H4O3+4[H]+能量(少量) 2.抓住题干中的关键字词,挖出隐含条件。 3.对试题中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处理 肝细胞——有氧呼吸的底物主要是葡萄糖,不能直接利用麦芽糖, 芽糖只有经过消化成葡萄糖才能利用。 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进行有氧呼吸的二、三步骤; 线粒体只能利用丙酮酸,而不能利用葡萄糖,葡萄糖是 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的。 耗氧量最大——说明只考虑有氧呼吸不考虑无氧呼吸。 4.利用直选法、排除法排除干扰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 5.提取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 加入等量的以下物质,其中耗氧量最大的是( ) A.麦芽糖 B.丙酮酸 C.丙酮酸和葡萄糖 D.葡萄糖 补偿练习:如图为某植物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四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b箭头表示的是O2进出细胞的过程。 B.图中c箭头表示的物质可以为O2进也可以表示葡萄糖。 C.C18O2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光照下,测得含 18O的细胞呼吸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d。 D.以H218O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细胞呼吸下,测得 含18O的光合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b。 C 34.(10分)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对于生物的新陈 代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酶属于蛋白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 和作用条件比较温和等特性。根据起作用的部位不同,可以分为胞内酶和 胞外酶。 30℃ 40 ℃ 60℃ 70℃ 20℃ 50℃ 时间 (1)右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 曲线和时间的关系(在反应物足够多 的情况下),从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 有(至少写出两条): ; 。 30℃ 40 ℃ 60℃ 70℃ 20℃ 50℃ 时间 一定范围内,酶的催化效率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达到 最适温度后,酶的催化效率 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温度过 高,酶会失去活性。 错因分析: 1.教条主义,盲目套用书本上总结的知识,脱离题干回答问题。 40 ℃是该酶的最适温度,即从20 ℃~40催化能力不断增强, 活性逐渐增强,该酶在40 ℃ 以后,活性逐渐降低,达到70 ℃ 时,酶已经失活。 错因分析: 2.提取信息、图文转换能力不强。 30℃ 40 ℃ 60℃ 70℃ 20℃ 50℃ 时间 错因分析: 3.文字总结能力欠缺和语言 表达不规范。 正确答案: ①40 ℃ 左右时酶的催化效率最高 ②40 ℃ 以下时,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增强 ③50 ℃以上时,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30℃ 40 ℃ 60℃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