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多卡因 1.适应证 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 动过速和室颤。 2.推荐剂量: 初始剂量为1.0mg/kg?1.5mg/kg静脉注射,30s至1min注完,如无效则每5min?10min静注0.5mg/kg?1.5mg/kg一次,直到总剂量达到3mg/kg 。起效后可用5%GS100ml+利多卡因100mg浓度,1mg/min?4mg/min静滴维持,但1h内总剂量不可超过200mg?300mg,。 CPR标准用药 室颤: 肾上腺素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 或血管加压素40iu,单次用药 + 胺碘酮300mg,每3~5分钟重复150mg 或利多卡因50~100mg,每3~5分钟重复 一次。 CPR标准用药 心室停搏与电机械分离: 肾上腺素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 + 阿托品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 其他药物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的化学前体,其作用与剂量有关。小剂量兴奋β-受体,增加心脏收缩力;大剂量兴奋α受体,使外周血管收缩。心肺复苏时主要用于自主心跳恢复后的血压维持。 剂量:2-20μg/Kg/min静脉滴注或注射泵持续泵入,根据血压变化,调节至最佳剂量。 其他药物 其他改善心功能药物 自主心跳恢复后,可根据情况给予强心药物,如多巴酚丁胺,硝普钠等,为加强心肌收缩力和提高心肌自律性,也可适当使用钙离子拮抗剂,但目前经验尚少。 酸中毒问题 心跳呼吸停止早期, 二氧化碳呼出障碍,导致呼吸性酸中毒;如自主循环呼吸不能迅速恢复,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碳酸氢钠 很长时间以来一直作为心肺复苏时的一线用药,其用药目的主要是纠正组织内酸中毒。但现在的观点认为,在心跳呼吸骤停早期,主要是由于呼吸停止所继发的呼吸性酸中毒,如过早给予碳酸氢钠则可引起不利反应。其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 碳酸氢钠 1.短暂的碱中毒,使氧解离曲线左移,减少血红蛋白中氧的释放,加重组织的缺氧; 2.电解质平衡紊乱,降低游离钙和非游离钙之比,使血清中钾离子进入细胞内,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并产生高血钠,增加血浆渗透压; 3.碳酸氢钠本身可直接抑制心脏功能,降低儿茶酚胺的活性; 4.碳酸氢钠在体内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碳酸氢钠 适应症: 1.有效通气及胸外心脏按压10分钟后PH 值仍低于 7.2; 2.心跳骤停前即已存在代谢性酸中毒; 3.伴有严重的高钾血症。 纠正心跳呼吸骤停后酸中毒措施 1.迅速有效的解除呼吸道梗阻,建立有效通气。及时有效地进行胸外按压,使二氧化碳能够经弥散至肺并呼出; 2.在机械通气时可适当过度通气,以降低细胞内二氧化碳分压; 3.抢救10分钟后如血气分析示代谢性酸中毒存在,可适当使用碳酸氢钠。 延续生命支持 脑复苏 复苏后疾病的防治 延续生命支持 目的:维持重要脏器功能,尤其是脑功能。 方法与措施: 维持血压 治疗心律失常 维持呼吸功能 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 治疗脑缺氧和脑水肿 保护其它器官功能 积极治疗原发病 脑复苏措施 (一)维持血压:正常或稍高于正常水平 (二)呼吸管理:尽早加压给氧 (三)降温:防治脑水肿 脑复苏措施-降温 降温开始时间:越早越好,争取在最初 5分钟 降温深度:体温亚冬眠或冬眠水平, 脑温28°C 降温持续时间:根据病情决定 降温方法:物理降温、药物降温 脑复苏措施 (四)脑复苏药物的应用 1.冬眠药物:冬眠Ⅰ号或Ⅳ号 2.脱水剂:呋塞米或甘露醇 3.激素的应用:首选地塞米松 4.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的应用 5.巴比妥酸盐的应用 (五)高压氧的应用 复苏后疾病的防治 维持循环功能 维持呼吸功能 纠正酸中毒 防治肾功能衰竭 积极治疗原发病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1.心搏骤停和猝死的概念 2.心搏骤停的类型有哪几种,临床表现 又有哪些? 3.基础生命支持中的A、B、C环节是什 么?如何操作? 4.进一步生命支持中药物治疗的目的是什么? 常用药物有哪些? 5.脑复苏中降温的要求是什么? 早期除颤的理由 对一个室颤患者来说,能否抢救成功,决定于从室颤发生到首次电除颤治疗的时间。 除颤应在5分钟之内开始。每拖1分钟,存活率降低7—10%,超过10分钟再除,存活率为2—5%。 早期除颤应放在BLS中 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 功能: 自动分析心律 有双功能电极片 有声音与图形提示 自动除颤 人工电击除颤 除颤能量: 2000年 Bing 200J Bang 300J Boom 360J 2005年 Boom 360J 双相直线 120J 双相方波 150~200J 电极的位置 电极的位置 电极的位置对除颤和心脏复极为重要。电极的安放使电流最大限度通过心肌。一般均用前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