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肾阳虚衰: 《症因脉治》中说:“肾之真阳虚,则关门不利,此聚水生病,而小便不利之因也。” 年老体弱,房劳过度,久病体虚,致使肾气不充,肾阳衰微,膀胱失于温煦,气化不利,则小便排出困难。 主要表现 排尿困难,淋漓不尽,尿频、夜间尤甚,甚或小便自溢而失禁,兼见神疲倦怠,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阴囊或阴茎冷缩,性功能减退,舌质淡、体胖嫩,苔薄白,脉沉细或沉迟。 治法: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 济生肾气丸 【组成】 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肉桂,附子(制),牛膝,车前子 【主要功效】 温肾化水,利水消肿。 【主治】 用于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肾虚水肿、腰膝痠重、小便不利、痰饮咳喘。 用于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心源性水肿、内分泌失调、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病症。 【方解】 熟地黄、炒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取六味地黄汤之意 地黄滋补肾阴,少加肉桂、附子助命门之火以温阳化气,乃“阴中求阳”之意;山茱萸、山药补肝益脾,化生精血;牛膝滋阴益肾;泽泻、茯苓利水渗湿,并可防地黄之滋腻;丹皮清肝泄热,车前子清热利湿,四药补中寓泻。 诸药共奏温肾化气,利水消肿之功。 【注意】 肾阳虚衰型是前列腺增生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 此类患者以肾阳虚衰为发病机制,以排尿困难、淋滴不尽为主要症状, 其治疗应从摄补肾阳、化气行水上下工夫,缓图以功。 (2)肾阴亏虚: 《症因脉治》中有“肾主关门,肾阴不足,则水竭于下而小便不利”的论述。 老年人肾阴亏损,或久病及肾,热病暗耗真阴,致使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无阴则阳无以化,出现小便短涩不利。 主要表现 小便频数不爽,涓滴淋漓,甚至无尿,兼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咽干燥,午后颧红,五心烦热,舌质红少津,苔薄少,脉细数。 冶法:滋阴补肾,清利水源。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组成】 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 【功效主治】 滋阴清热。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3)气滞血瘀: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气滞血瘀日久,癓结渐成,水道受阻,小便虽通而不爽,甚至溺窍闭而涓滴不出。 主要表现 小便努挣难出,尿细如线,甚至小便闭塞,点滴全无,兼见尿道涩痛,会阴、少腹胀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舌苔薄少,脉沉弦或涩。 治法:活血祛瘀,通关利水。 方药:代抵当丸加减(无其中成药)。 大黄9克,当归12克,穿山甲15克,生地黄12克,肉桂6克,川牛膝10克,益母草18克,石韦12克,王不留行10克,萆薢15克,车前子12克,甘草6克。(参考) 【方解】 大黄、当归、生地黄、穿山甲、肉桂取代抵当丸之意,以活血祛瘀;川牛膝活血化瘀通经,补益肝肾,引药下行,利水通淋,益母草活血化瘀兼可利尿;石韦、车前子利水通淋,疏利水道;萆薢利水湿,降湿浊,使清升而浊降;王不留行通经脉,化瘀浊;甘草调和诸药。上药合用,具有活血祛瘀通关利水之功效。 代抵当丸:大黄、芒、桃仁、当归尾、生地黄、穿山甲(蛤粉炒)、肉桂 (4)肺热气壅: 外感风寒,郁久化热,或外感风热、燥热,肺热壅滞,失其调节,肃降失常,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致便上、下焦均为热气闭阻,排尿困难。 主要表现 小便不利或点滴不通,兼见咳嗽气促,咽干口燥,烦渴欲饮,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治法:清肺热,利水道。 方药:清肺饮加减(枇杷清肺饮加减)。 黄芩12克,桑白皮12克,麦冬15克,车前子12克,木通6克,桅子12克,茯苓15克,桔梗12克,法半夏12克,杏仁12克,枸杞子15克,川牛膝12克,三七(冲服)3克,甘草6克。 方解 黄芩、桑白皮清泄肺热;麦冬滋养肺阴;车前子、木通、桅子、茯苓清热而通利小便;桔梗、法半夏、杏仁清热宜肺化痰;枸杞子补肾填精;川牛膝活血化瘀通经,补益肝肾,引药下行,利水通淋;三七活血化瘀消癓;甘草调和诸药。上药配合,具有清肺热,利水道,益肾精,化癓积之功效。 【注意】 气滞血瘀、癓结阻滞水道存在于前列腺增生发病的全过程,所以在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中,应注意适当配合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癓之药,以使气血畅行,癓结祛,水道自畅。 (5)湿热壅盛: 外感湿热之邪,阻滞膀胱,或肾移热于膀胱,或嗜酒、过食肥甘厚味,酿生湿热,流注下焦,影响膀胱气化功能,致使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通。 主要表现 尿频尿急。尿少而黄,茎中灼热涩痛,兼见大便秘结,口苦黏腻,渴不欲饮,胸闷脘痞,少腹拘急,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利小便。 方药:八正散加减。 木通6克,车前子12克,滑石12克,瞿麦12克,桅子9克,枸杞子12克,大黄15克,萆薢15克,川牛膝15克,石韦12克,王不留行10克,三七〔冲服)3克,甘草6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