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确定度浅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结果表达式的几点说明: 一定不要忘记写单位。 ?只取1位或2位。 对齐,即测量平均值(单次测量是测量值)的最后一位与不确定度最后一位对齐。如:L=(1.326±0.003)cm 五、测量结果表达式: 不确定度的表达 σ取一位或者两位有效数字,σ决定N的有效位 * 第三节 实验不确定度 由于误差的存在而被测量值不能确定的程度,是被测量真值在某个量值范围内的评定。 一、不确定度的概念: 误差以一定的概率被包含在量值范围 中 真值以一定的概率被包含在量值范围 中 不确定度用σ表示 二、不确定度的分类 A类不确定度(统计不确定度) 通常最主要的A类不确定度分量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可以通过统计方法来计算 二、不确定度的分类 B类不确定度(非统计不确定度) 不能用统计方法只能用其他方法估算 通常仪器误差?仪和估读误差?估是引起B类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本书仅考虑此两类分量 A类 B类 B类 三、直接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1)A类不确定度的计算: 2)B类不确定度的估计: ①.估计方法 估计法(考虑平均分布) ②.估读误差 的确定: 凡是在两个刻度之间判断位置的估读误差统一取为0.2格 钢直尺的最小刻度为0.5mm、1mm时,估读误差分别取0.1mm、0.2mm 螺旋测微计的最小刻度为0.01mm,估读误差取0.002mm 某0.5级指针式直流电压表刻度共等分了150格,对于1.5V档,每格0.010V,估读误差取0.002V 根据实际情况对估读误差或仪器误差进行放大 拉伸法测杨氏模量实验 拉伸法测金属丝杨氏模量 A.由仪器的准确度表示 ②.仪器误差 的确定: A.由仪器的准确度表示或者在仪器上直接标出 B.由仪器的准确度级别来计算 ②.仪器误差 的确定: B.由仪器的准确度等级计算 电流表(0.5级) B.由仪器的准确度等级计算 电压表(0.1级) 电流表(0.5级) 电阻箱(读数为2700 ) B.由仪器的准确度等级计算 电压表(0.1级) 电流表(0.5级) B.由仪器的准确度等级计算 电压表(0.1级) 电流表(0.5级) 电阻箱(读数为2700 ) C.仪器上未注明仪器误差,但隐含或者在使用说明书中说明仪器精确度或仪器误差及计算方法 a.钢直尺: b.仪器说明书中写出: 钢卷尺的仪器误差,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4-89) 的规定为: Ⅱ级钢卷尺:Δ=±(0.3±0.2L)mm 式中L是以米为单位的长度,当长度不是米的整数倍时, L取最接近的较大的整“米” 数。 三位半的数字万用表直流电压档的最大误差为: D.未注明仪器误差也找不到说明书或者相关标准时,按以下方法估计: 连续可读仪器 非连续可读仪器 最小分度1/2 最小分度 米尺:最小分度为1mm C.未给出仪器误差时 连续可读仪器 数字秒表:最小分度=0.01s C.未给出仪器误差时 非连续可读仪器 数字秒表:最小分度=0.01s 20分度游标卡尺:最小分度=0.05mm C.未给出仪器误差时 非连续可读仪器 数字秒表:最小分度=0.01s 20分度游标卡尺:最小分度=0.05mm 分光计:最小分度=1‘ C.未给出仪器误差时 非连续可读仪器 A类不确定度分量 B类不确定度分量 3) 合成不确定度? 本书常用的合成不确定度公式 如果单次测量时没有估读误差的影响,则进一步简化为 例1 用零差为0.000mm、仪器误差为0.01mm的螺旋测微仪测一圆柱体的直径D共9次,数据如下:15.272mm,15.276 mm,15.268 mm,15.274 mm,15.270 mm,15.274 mm,15.268 mm,15.274 mm,15.272 mm,求测量值的合成不确定度 解 (1)由于是多次测量且没有零差,计算圆柱体直径的平均值 (2)计算圆柱体直径的A类不确定度 (3)计算仪器误差 产生的B类不确定度 (4)计算估读误差 产生的B类不确定度 ,因最小刻度 为0.01mm,所以 (5)圆柱体直径的合成不确定度 四、不确定度的传递公式 1.多元函数的全微分 设N为待测物理量,X、Y、Z为直接测量量 若先取对数再微分,则有: 2.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由传递公式计算 其中f为间接测量量N与直接测量量x、y、z……之间的函数关系。 (1) (2) dN??, dx??x, dy??y, dz??z,... 以上为方和根合成。 为和、差型时,用 式较简便。 为积、商型时,用 式较简便。 * * *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