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一般小孔口问题的分析: (1)假设无孔,求出结构在孔心处的 。 (2)求出孔心处主应力 。 (3)在远处的均匀应力场 的作用下,求出孔口附近的应力。 6、其他小孔口问题的解答 应用弹性力学问题的复变函数解法,已经解出许多各种形状的小孔口问题的解答。这是一种求解弹性力学解答的解析方法,它将复变函数的实部和虚部(均为实函数)分别表示弹性力学的物理量,将弹性力学的相容方程(重调和方程)也化为复变函数方程,并结合边界条件进行求解。 为了了解小孔口应力集中现象的特性和便于工程上的应用,我们把远处为 (压应力场)作用下,椭圆类孔口、矩形类孔口和廊道孔口的应力解答表示在下图中,它们的应力分布情况如下。 -4 3/2 b a 1 1 -2.23 1 2/3 -1 1 0 1 -3 1 1.00 -2.5 -1.35 1.8r -1.7 (c)标准廊道孔口 r 0.90 0.92 6、其他小孔口问题的解答(续一) (1)在 (压应力场)下,孔口的最大拉应力发生于孔顶和孔底。椭圆类孔口均为 ,矩形类孔口的 ,标准廊道孔口为0.90和0.92q。 (2)在 (压应力场)下,孔口的最大压应力发生在孔侧。椭圆类孔口(垂直半轴为b,水平半轴为a)中,当 成为一条裂 缝时, ;当 ;当 , 。矩形类孔口 从 , 越小,则压应力集中系数越接近1。标准廊道 左右。 -4 3/2 b a 1 1.8r -1.7 r 0.90 0.92 6、其他小孔口问题的解答(续二) 思考题 试从下列观点解释孔口应力集中现象: (2)根据圣维南原理,孔口应力集中现象是局部性的。 (1)开孔后使主应力线发生间断(类似于流体的绕流现象),因而产生孔口应力集中现象。 (3)黄河上小浪底工程中的泄洪、输沙、发电、导流底孔等共有18个孔口组成的洞群,在设计中孔口之间的净间距取为约大于1~1.5倍孔径,为什么? 半平面体在边界上受集中力。 用半逆解法求解。 (1)假设应力: F为单位宽度上的力,按量纲分析,应力 应为: §4-9 半平面体在边界上受集中力 由应力函数与应力分量间的微分关系, 可推断: (a) 将其代入相容方程,以确定函数: 得: —— 4阶常系数齐次的常微分方程 其通解为: 将其代入前面的应力函数表达式: x y (对应于无应力状态) (4-20) (2)应力分量的确定 边界条件: (1) —— 自然满足 (2) 楔顶的边界条件: 任取一圆弧 ,其上的应力应与楔顶的力 F 平衡。 将式(b)代入,第三式自动满足,而一、二式积分得到: 可解得: 代入式(b)得: 当F垂直于边界时, ,应力解答为 相应的直角坐标系中的应力 ,如书中式(4-24)所示。 利用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应力转换式(4-8),可求得 (4-23) 或将其改为直角坐标表示,有 F x y O (4-24) —— 直角坐标表示的应力分量 2. 位移分量 假定为平面应力情形。 其极坐标形式的物理方程为 将式(4-38)代入 由几何方程 (a) (b) (c) 进行与4.5节相同的运算得到位移分量: 式中,常数H,I,K 由边界条件确定。 F x y O 常数 I 须由铅垂方向(x方向)位移条件确定。 由式(f)得: (g) 由问题的对称性,有: (f) 3. 边界沉陷计算 M点的下沉量: 由于常数 I 无法确定,所以只能求得的相对沉陷量。为此,在边界上取一基准点B。M点相对于基准点B的沉陷为 F x y O ρ M B s 简化后得: (4-25) 符拉芒(A. Flamant)公式 对平面应变情形: F x y O ρ M B s 1. 应力分量 F 作用在原点O,应力为 F x y O §4-10 半平面体在边界上受分布力 dF 作用在距原点 时, 将此式在 AB 区间上积分,得 dF 作用在原点O,则有 (4-26) 式中,需将分布力集度 q 表示成 的函数,再进行积分。 对均布荷载, q 为常数,积分得到应力分量如式(4-27)。 2. 边界点的相对沉陷量 讨论均匀分布的单位力的情形。 dF 分布力中点 I 相对于 K 点的沉陷量: (a) 对 r 积分,即可求得 I 点的相对沉陷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4MCS-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浅析.ppt
- 《答司马谏议书》试题.ppt
- 04SIMATICS7系统及其组态软件浅析.ppt
- 《大高考》2016届高考复习数学理(全国通用):第十章计数原理、概率与统计第二节试题.ppt
- 《大高考》2016届高考复习数学理(全国通用):第十章计数原理、概率与统计第六节试题.ppt
- 《大高考》2016届高考复习数学理(全国通用):第十章计数原理、概率与统计第七节试题.ppt
- 《大高考》2016届高考复习数学理(全国通用):第十章计数原理、概率与统计第三节试题.ppt
- 04第2章污水3浅析.ppt
- 《大高考》2016届高考复习数学理(全国通用):第十章计数原理、概率与统计第一节试题.ppt
- 《大高考》2016届高考物理(全国通用)配套:专题十四机械振动与机械波试题.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