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件) (共31张PPT).pptVIP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件) (共31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件) (共31张PPT)

* 。 3)政治上“无为而治”,反对使用权谋,威逼百姓,要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的思想 * 影响世界历史100名人排名(剑桥大学历史系) ? 1.穆罕默德 ? 2.艾萨克?牛顿 ? 3.耶 稣 ? 4.释迦牟尼 ? 5.孔 子 ? 6.圣?保罗 ? 7.蔡 伦 …… ? 18.秦始皇 …… ? 20.毛 泽 东 ? 21.成吉思汗 …… ? 75.老 子 …… ? 82.隋 文 帝 …… ? 92.孟子 …… 第一课 孔子与老子 学习目标 :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其历史地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法国巴黎的一次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研讨会上,与会的70多位学者发表了一项声明称:人类如果想在未来的世纪里找到一条生存道路,必须到中国两千年前的孔老夫子那儿去寻找智慧。 是什么原因,使孔子具有如此巨大的长久的魅力呢? 主题:“和衷共济”、“讲信修睦” 走近孔子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享年73岁。他3岁丧父,17岁丧母,生活惨淡。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但仕途失意。55岁之后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 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晚年开始专心从事文教活动,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他还对《诗》《书》《礼》《易》《乐》进行了整理,并编写了《春秋》是为“六经”。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一书中。 2、孔子之思想学说 仁者爱人 “仁”: (1)政治思想 孔子之“仁” ——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颜渊》 “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及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仁”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内涵 ?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实现“仁”的途径: 遵循“忠恕”之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之 “仁” 怎样才能实现仁? 2、孔子之思想学说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 “仁”: “礼”: (1)政治思想 思想核心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孔子追求的“礼”是什么? 他主张如何实现“礼”? 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 “克己复礼” “正名”体现了政治思想中保守落后和局限性的一面 《论语》之 “礼” 2、孔子之思想学说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 “仁”: “礼”: (1)政治思想 思想核心 “德”: 为政以德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 而众星共(拱)之。”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之 “德” 孔子德治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主张:以德立国,以仁、礼治国。 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反对严刑峻法,用“德”教化百姓,也不排除以礼治国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2、孔子之思想学说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 “仁”: “礼”: (1)政治思想 思想核心 “德”: 为政以德 “鬼”: 敬而远之 (2)哲学思想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之 “鬼” 孔子对“鬼神”有怎样的主张? 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思想。 孔子讲学图 孔子30岁左右开始讲学,培养出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在地域上,弟子们来自各诸侯国。就学生而言,有“闻一知十”的高材生颜渊,也有“难与言”的外乡人;就成份而言,除了孟懿子、司马牛等少数学生出身贵族外,大部分都是平民,如子贡是做生意的,子张是农民,颜渊“穷居陋巷”,曾参“提襟肘见”。所以,当时就有人说“夫子之门,何其杂也”。 ——《中国教育史讲稿 》 这段材料反映了孔子的哪一教育思想?在当时有何意义? 教学方法 教学思想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当仁不让于师”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