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松造林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红松造林技术.doc

浅谈红松造林技术   摘 要:红松是我国东北东部林区的乡土树种,野生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连年过量采伐,成过熟林已经不多,可采资源越来越少,红松木材供不应求。特别是红松籽深受人们青睐。故此,我们一方面应当合理保护好现有红松林资源;另一方面还要大力营造红松果用林,扩大造林面a积,使其满足林区经济持续发展需要。   关键词:红松;定植;造林;技术   1 造林地的选择   造林一定要做到适地适树。适地适树就是造林时要根据造林地的气候、土壤、地形等环境条件,选择适宜在这种条件下生长的树种,做到“地”和“树”的和谐统一。因为植树造林是一项生长周期长的事业,如果造林地选择不当,造林成活率就没有保证,即使是成活了,林木也生长不良。结果是造林不见林,成林不成材,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由于红松是温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树种,所以在我省大部分地区营造这一树种,都容易成功。在造林地块上,应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土层较厚的山坡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不良的地方,造林后容易产生冻拔害,保存率低,生长不良。表土层腐殖质厚度应在10 cm以上,并以森林壤土为佳。利用林中空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段进行局部更新造林时,可通过观察现有造林地块上的植物,来确定是否适宜营造红松。凡长有胡枝子、榛柴棵的地方,在长有白桦、山杨以及椴树、榆树、黄波罗、水曲柳等杂木的地段,一般都适宜营造红松。而在长有柳树丛、珍珠梅灌丛和小叶章草丛的地方,就不适宜营造红松。   2 造林整地   造林整地的目的是为了改善造林地环境状况和创造适宜于幼林生长发育的条件。整地对于消灭造林地上的杂草有显著的作用,给幼林抚育除草带来方便。在红松造林整地时,要根据造林地的状况可采取带状整地、块状整地和不松土整地三种方法。在灌丛较多,杂草繁茂的地方宜采用带状整地。带状整地要横山或斜山坡方向进行,这样有利保持水土。带宽一般50~70 cm,深度20 cm左右。带间距离要根据造林的行距来确定。整地前先要割掉灌丛,割灌的宽度要比整地再宽一些,一般为1~2 m。整地时挖去草皮,打碎土块,拣除石块、树根等杂物。在灌丛较少,杂草生长不太旺盛,并且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的斜坡上,宜采取块状整地。整地规格是长宽各60 cm,深30 cm左右。在新撂荒地或新采伐迹地,退耕地,杂草较少,土壤比较松软的地方,可采取不松土整地,即只需按带状搂去杂草杂物,而不必松动土层。带状和块状整地一般是在秋季土地封冻之前进行,第二年春造林。不松土整地,可在春季造林时进行,随整地随造林。   3 造林密度和树种配置   造林时单位面积上种植的株数叫造林密度。造林过稀或过密,对林木的速生丰产,以及木材质量的提高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造林过稀,幼林长期不能郁闭,林地暴露,杂草丛生,需要增加松土除草次数,同时导致干形尖削粗短,分枝过多,材质变差。造林过密,不仅浪费种苗,而且还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降低了木的质量和产量。因此,造林必须事先确定合理的密度。   3.1 红松具有早期生长缓慢,幼年比较喜阴的特点,是冠下用理想树种,造林密度应比落叶松、杨树等速生、喜阳树种大一些,一般每公顷造林4400株为宜(株行距1.5×1.5 m)。在交通运输不便,劳力不足,抚育间伐有困难的地方,也可以再稀一些,每公顷造林3300株(株行距1.5×2.0 m)。营造红松果林更要稀一些,每公顷造林2200株(株行距2.0×2.0 m)。从生产实践来看,上述造林密度,对提高林分生产力和间伐材的利用率,对节省苗木、劳力和投资,都是比较合理的。   3.2 营造红松混交林,是培育速生丰产林的重要措施之一。从红松天然林的树种组成和结构来看,很少有单纯林,大部分是与阔叶树以及云、冷杉等针叶树混交。这类复层混交林,由于具有一定数量的阔叶树和灌木层,其枯枝落叶量比红松纯林多,土壤肥分高,蓄水性能好,有利于林木生长。   3.3 混交林对防止森林火灾和病虫害,也能起到良好效果。因此,应当大力提倡营造红松人工混交林。红松与阔叶树混交,要按土壤和地形条件来选择混交树种。在平缓湿润的地方宜混交水曲柳、核桃楸;在山地的中下部,土壤肥沃湿润的阴坡、半阴坡,宜混交紫椴,黄波罗;在山地阳坡,半阳坡可混交色木,山杨和桦木。此外,还可以采取林冠下造林和留阔栽针的办法培育红松针阔混交林。林冠下造林就是在阔叶疏林地里,见缝插针栽植红松,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伐去上层阔叶树,利用阔叶树天然下种或伐根萌芽,形成混交林。留阔栽针就是在疏林改造或采伐迹地人工更新时,保留有培育前途的阔叶树,其间栽植红松,从而形成红松阔叶混交林。   4 造林季节与方法   红松造林春季、雨季、秋季都可进行。目前营造红松一般都是采取春季顶浆造林。所谓顶浆造林,就是在早春土壤刚解冻约15 cm深时就开始造林。此时土壤墒情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