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复制小鼠铜离子中毒的病理变化研究.docVIP

人工复制小鼠铜离子中毒的病理变化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工复制小鼠铜离子中毒的病理变化研究.doc

人工复制小鼠铜离子中毒的病理变化研究   摘要:采用硫酸铜灌胃的方式对小鼠铜中毒的临床表现及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高剂量组的死亡率高于中剂量和低剂量组。高剂量小鼠组器官的病理形态学观察表现为肝脂肪变性和颗粒变性,肝细胞呈现蜂窝状外观;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小鼠肝细胞肿大,胞浆内充满红染的细微颗粒。低剂量组小鼠肾小管出现颗粒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使管腔变小或狭窄,间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中剂量组小鼠肾小管出现明显颗粒变性,管腔中有许多红染蛋白质物质,出现管型。部分肾小管壁细胞结构被破坏;高剂量组小鼠肾小管上皮坏死、崩解、脱落于管腔中。结果表明,铜中毒主要损害肝脏、肾脏等组织器官,最终导致发病甚至死亡。   关键词:铜中毒;病理变化;小白鼠   中图分类号:R-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7-0015-04   铜元素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是所有低等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自1925年被首次报道后,铜作为动植物营养必需微量元素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不断被研究[1]。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铜,可明显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铜在现代畜牧业中已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由于饲料中铜的过量添加而导致的动物中毒现象常时有发生[2]。许多铜盐如硫酸铜、次醋酸铜、碳酸铜、氯化铜、氧化亚铜、硝酸铜、石油酸铜、三氯酚铜等作为杀虫剂、浸种剂、杀真菌剂、驱虫剂、灭螺剂或木材防腐剂[3]被广泛使用,也常常给家畜养殖带来巨大的潜在危险,动物误食铜盐后就会发生铜中毒。此外,一些植物含有吡咯类生物碱的有毒植物(如三叶草、千里光和天荞莱属植物)能够增强铜与肝脏的亲和力,使铜在肝脏蓄积而不能正常排出;另一些含有肝毒性生物碱的植物会造成动物肝细胞的损伤,从而使铜在肝脏的代谢出现异常,也能使动物体内蓄铜过多而中毒[4]。   已有的研究表明,各种动物对铜的敏感性存在较大的差异[5]。绵羊敏感性最高,高于其他动物[6]。各种动物铜中毒剂量各不相同[7-13]。目前对动物铜中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毒剂量、临床表现、病理变化、血液生化指标以及发病机理等方面,铜在动物体内蓄积至一定阶段后,会突然出现严重的溶血及肝肾损伤,并最终死亡[14]。动物发生铜中毒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等酶活性升高。   动物的铜中毒习惯上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急性铜中毒主要以明显的胃肠炎为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流涎、腹泻、剧烈腹痛[15]。慢性铜中毒主要以溶血症状为主要临床症状,本试验通过研究小鼠铜中毒,观察铜离子对小鼠心、肝、脾、肺、肾的影响,从而研究铜中毒对机体组织器官的病理损害,探讨发病机理,为临床诊断和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动物 小鼠 (24 只,体重 18~22 g),购买于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饲养温度 22~26 ℃,光照12 h/d。   1.1.2 试剂和仪器 无水乙醇 (湖南江虹试剂有限公司)、二甲苯 (上海实验试剂有限公司)、苏木素 (上海标本模型厂)、伊红染色素 (上海试剂三厂)、切片石蜡 (上海标本模型厂)、中性树胶 (上海标本模型厂)、福尔马林、碳酸锂饱和液等。   Motic奥林巴斯显微摄影系统、YD202型石蜡切片机。   1.2 试验方法   1.2.1 动物分组 室内暂养一周后,试验小鼠被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硫酸铜溶液低剂量组(50 mg/kg)、中剂量组 (100 mg/kg)和硫酸铜溶液高剂量组(200 mg/kg)。硫酸铜溶液经口灌胃小鼠,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硫酸铜。每天中午进行灌胃,不限饮水,自由采食,共连续灌胃 15 d。试验期间,温度22~26 ℃,光照 12 h。   1.2.2 临床观察 试验期间每日进行临床观察,记录临床症状。在试验进行的第 10 天和第11天,高剂量组有 3 只小鼠死亡,中剂量组在第 14 天有 1 只小鼠死亡。死亡的小鼠立即取其脏器,余下的小鼠在试验期满时采用人工脱颈致死法进行剖杀,并取心、肝、脾、肺、肾进行观察,之后放入福尔马林固定液中固定。   1.2.3 病理组织学观察 取病变与正常组织的交界处的实质脏器 (心、肝、脾、肺、肾)制作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各个脏器的病理变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硫酸铜溶液高剂量组小鼠临床表现食欲废绝,精神沉郁,缩头,全身震颤,卧地不起,排黑褐色粪便,脾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色泽变淡,肝呈黄褐色,质脆易碎,胆囊膨大充满蓝绿色胆汁,死亡病例还可见肾轻度肿大。硫酸铜溶液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