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民间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岭南民间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

《岭南民俗文化》教学讲义 第一章 导论:岭南民俗与百越文化 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员了解岭南民俗的形成、特点与百越古族、中原文化的关系及区别。对岭南民间文化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掌握岭南民间文化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内容: 1、岭南三大民系的形成。岭南地区是古代百越民族的聚居之所,历代南移的中原人与百越古族融合后,分别构成了广府、客家、福佬三个民系。 2、广府民系的特征:勇于开拓,兼容性强,商品意识和价值观念强。是岭南文化特征的代表。 3、客家民系的特征:宗族观念强,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中原文化“书香门弟”的特质。 4、福佬民系的特征:商品意识强烈。 5、岭南百越古族的概况:广东境内有黎、壮、畲、满、回、苗、瑶等七个少数民族聚居,但只有壮、黎、畲是广东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其中壮、黎二族是岭南百越古族的后裔。 黎族是古骆越族人的后裔,是广东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主要聚居在现海南省五指山区。他们在生活习俗方面,仍保留着部分古骆越族生活的遗迹。黎族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是“三月三”。 壮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人发展而来的,广东的壮族同胞主要分布在连山、怀集等县。壮族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是四月八“牛王诞”。壮歌较有特色的是上帅一带的“年晚歌”。 广东的瑶族大致分为排谣和过山谣两大支系。排谣是聚村(排)而居,主要集中在连南、连县一带。过山瑶较为分散,流动性大,主要分布在粤北和粤西山区。他们最盛大的民间节日是10月16日的“盘古王诞”。 畲族是岭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其发源地是潮洲的凤凰山。他们自认为是龙犬盘瓠的后代,对祖先的崇拜明显带有古代图腾崇拜的遗迹。 6、水上居民的风采:水上居民是指栖居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船艇之中的居民。史籍上把这些人称为“蛋民”,根据不同的作业,又分为鱼蛋、蚝蛋、木蛋。蛋民没有固定的地域居所,其生活习俗的最大特点是“浮家江海”、“以舟为居”。 7、岭南文俗与中原文化的关系及变异: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背景的位差。由于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和影响,使岭南、特别是广州的经济形式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通融性,逐渐形成了“以商为本”的经济结构,政治上亦由于历代封建皇朝鞭长莫及,把岭南作为官员贬谪流放之地,封建宗法制度较为脆弱,社会结构也没有那么严谨,致使岭南人容易接受外来文化思潮的影响。(2)文化交融方式的位差。岭南地区以边缘文化为特征,具有极大的受容性,同时,由于缺乏内核文化那种强大辐射传递力,所以变异性极强,对他种文化的移植有较大的宽容性。 (3)文化核心的位差。这一点首先表现在价值观念方面,中原文化把自己禁锢在小农经济的天地里,不谋求客观环境的改造,不注重人生的价值观念;广东人眼界比较开阔,自强求富,崇尚实业,也务求功利。其次,在思维方式上,中原人表现为一种封闭、单向、直觉的趋向,失去活力和创造;广东人的思维比较活跃、开放、横向、积极进取,反对保守、中庸、安分、随缘的民俗心理。 8、岭南民间文化的特点。岭南民俗的特色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古老而又年轻,处处迸发出撞击的火花。一方面仍保持有许多古老的习俗,其中有中原汉人的古风,也有百越古族的特别风韵,保留着传统的东西特别多,另一方面又受西洋文化的影响,习俗中又夹杂着许多“洋”味,构成了岭南民俗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色:如一面过传统的春节,一面过西洋的圣诞;一面舞龙舞狮,一面跳迪斯科;一面用电脑预测市场的风云,一面又贡着财神、占卦算命等。(2)活泼多样,充满水乡浪漫情调。广东地方的人群结构异于他乡,除汉族三大民系外,还有水上居民和七个少数民族,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培育了人们轻快活泼的性格,创造了许多浪漫故事和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业绩。(3)富人情韵味,带有浓郁的市井风情。广东人感情比较细腻,不善表露,但极重情义。在日常生活中,广东人诸事都带有浓重的人情味。如探访朋友忘不了“手信”、春节时大人给小孩“压岁钱”,长辈给晚辈“分柑”,以物“结缘”,以花传情,送花祝愿等,都带有浓浓的人情味。 第二章 口承文艺的文化轨迹 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理解岭南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谜语的发展情况及文化内涵,从而加深对岭南口承文艺的特点和影响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内容: 1、神话:五羊神话中所蕴含的文化机理 2、传说:广东的盗宝传说与广东人的心态特点; 3、故事:从六祖故事看佛教文化对广东的影响; 4、歌谣:刘三妹与广东的民间歌唱。从刘三妹在广东各地称谓的不同认识歌谣具有流传性的特点;“粤俗好歌”的表现;歌仙崇拜的风物效应。从广东的民间歌唱看各民族文化交流的轨迹; 5、谜语:广东民间谜语的特点;潮汕灯谜的特点;从“外江谜”

文档评论(0)

ailuojue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