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训诂作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楚辞·天问》:“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王逸注云 :“吞,灭也。揆,度也。” 《楚辞章句》 洪兴祖云 :“羿之射艺如此,唯不恤国事,故其众交合而吞灭之,且揆度其必可取也。” 《楚辞补注》 按:王、洪训揆为度,并属望文生训,殊不可通。孙诒让谓:“揆亦灭也,《吕氏春秋·知士》云:‘靖郭君大怒曰:剗而类,揆吾家。苟可以傔剂貌辨者,吾无辞为也。 即使把你们都杀死,把我家拆得四分五裂,只要能让剂貌辨先生满足,我什么也不拒绝! ” ’《战国策·齐策》作剗而类,破吾家。此云交吞揆之,即谓浞与国人交结破灭羿之家也。” 《札迻》卷十二 按孙说至确。 《楚辞·九章·怀沙》:“巧倕 传说尧时的巧匠)不斲兮,孰察其拨正?”王逸训拨为治,“言倕不以斤斧斲斫,则曲木不治,谁知其工巧者乎” 《楚辞章句》 。孙诒让谓:“拨为曲枉,与正对文。《管子·宙合》云:‘夫绳扶拨以为正。’《淮南子·本经训》亦云 ‘扶拨以为正’,高注云 :‘拨,枉也。’《修务训》云 ‘琴或拨剌枉挠’,注云 :‘拨剌,不正也。’《荀子·正论》云:‘不能以拨弓曲矢中。’《战国策·西周策》云:‘弓拨矢鉤。’皆其证也。” 《札迻》卷十二 按:孙氏引据《管子·宙合》等五条材料证拨有曲义,其说确不可易,以之解《楚辞》,怡然理顺,王逸训拨为治,殊不可通。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其中“怨女”的怨字,乃蕴积之意,不可误解。《新序·杂事》:“後宫多幽女者,下民多旷。”怨女即幽女,幽亦有蕴积之意。《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桓公勤民而管仲省腐财怨女”,《荀子·哀公》“富有天下而无怨财”,杨倞注:“怨读为蕴,言虽富有天下而无蕴蓄私财也。”《礼记·礼运》“事大积焉而不怨”,《经典释文》:“怨,于粉反,积也。”此均足证明怨有积义。 参看《章太炎全集》第一册《膏兰室札记》九五“怨女”条、蒋礼鸿《义府续貂》114页 又《楚辞·九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冤结即郁结,姜亮夫《屈原赋校注》云 :“冤结,即宛结、郁结一声之转。” 《屈原赋校449页 有的选本注为“冤苦而郁结” 马茂元《楚辞选》171页 ,即由於不明冤字之义而误解。又《楚辞·九叹·愍命》:“丛林之下无怨士兮,江河之畔无隐夫。”怨与隐对文,怨即隐义,王逸注这句说:“言己既举士,必先於丛林侧陋之中,使无怨恨;令江河之界,使无隐佚之夫。” 《楚辞章句》 望文生训,未为正诂。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古人有云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 文化部《红楼梦》校订出版小组注:“百足之虫,指马陆、蜈蚣一类节肢动物。这类动物被截成几段後仍会活动,故称死而不僵。”按:观此注,是训僵字为僵死、僵硬之僵,实误。 此僵字实为倒下之义。《说文》人部:“僵,偾(fèn)也。”足部:“踣,僵也。”都是倒义。《搜神记》卷六“僵树自立”条:“哀帝建平三年,零陵有树僵地,围一丈六尺,长十丈七尺。民断其本,长九尺馀,皆枯。三月,树卒自立故处。” 中华书局版汪绍楹校点本《搜神记》页80 前云僵,後云立,显证僵即倒仆 之义也。《文选》卷五二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李善注引《鲁连子》:“百足之虫,断而不蹶,持之者众也。”《方言》:“跌,蹶也。”是蹶亦有倒义。 参看陆宗达先生《训诂简论》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所编《孙膑兵法·地葆》:“凡地之道,阳为表,阴为里,直者为纲,术者为纪。纪纲则得,陈乃不惑。”校者曰:“术疑借为屈。”按:校者为术字的常义所惑,觉得讲不通,乃疑术字是屈字之借,实则不然。术字古有迂迴之义,近人沈兼士《与丁声树论释名潏字之义类书》已发之 见《段砚斋杂文》 ,孙膑书之术乃谓迂,与直相对。 参看蒋礼鸿《义府续貂》145页 贾谊《旱云赋》:“终风解而雾散兮,陵迟而堵溃。”某选本注云 :“终风,整日刮的风。”按:此乃常识性错误。终风之终,应作既讲,见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五“终风且暴”条,学者类皆知之,不通训诂而注释古书,则难免乎常识性错误。 乐府诗《企喻歌》:“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余冠英先生《乐府诗选》注云 :“作健,作健儿也。” 见《乐府诗选》107页 按:此注误。“作健”乃振作奋发之意。“作”有兴起义,《易·乾》“圣人作而万物睹”,《释文》:“马融作起。”“健”有刚猛之义。《辞源》释作健为“振作奋发,有称雄的意思” 见新《辞源》册一页195 ,得之。 《史记·日者列传》“ 夫卜者多言誇严以得人情”,司马贞《史记索隐》曰:“谓卜者自矜誇而庄严,说祸以诳人也。”按:此说殊谬。王念孙、桂未谷均读严为譀,《说文》:“譀,诞也。”又:“誇,譀也。”多言誇严即多言誇诞 王说见《读书杂志·史记第六》,桂说见《札朴》卷五 。严、

文档评论(0)

克拉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