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应用专家共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应用专家共识 β阻滞剂在冠心病的应用 ?? 冠心病可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ACS两大类推荐型。前者包括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和有(或无)症状的陈旧性MI;后者包括ST段抬高的MI、ST段不抬高的MI,以及不稳定性心绞痛。 一、机制 ? β阻滞剂有益于各种类型的冠心病患者。一是通过降低心肌收缩力、心率和血压,使心肌耗氧量减少;同时延长心脏舒张期而增加冠状动脉及其侧支的血供和灌注,从而减少和缓解日常活动或运动状态的心肌缺血发作,提高生活质量。二是可缩小梗死范围,减少致命性心律失常,降低包括心脏性猝死在内的急性期病死率和各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三是长期应用可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提高生存率,即有益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二、慢性稳定性冠心病 (一)循证医学证据 临床研究表明,β阻滞剂控制运动引起的心绞痛极为有效,可改善运动耐受性,减少或抑制有症状和无症状的心肌缺血事件。不同的β阻滞剂在临床疗效上无显著差别。β阻滞剂和钙拮抗剂控制心肌缺血的疗效相仿。β阻滞剂和硝酸酯类药物联用的效果优于两者单用。β阻滞剂可以和二氢吡啶类药物合用,但与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合用会增加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 β阻滞剂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目前尚无大型临床研究的证据。β阻滞剂资料汇总项目对有心绞痛病史的亚组所做的分析表明,β阻滞剂使死亡率明显降低;一些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也肯定了β阻滞剂对无MI史或高血压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有益作用,因此有理由推论:该药具有预防死亡、特别是心脏性猝死和MI的作用,既往无MI情况下也是如此。 (二)临床应用 1.适应证:β阻滞剂是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基石,所有的此类患者均应长期使用,以控制心肌缺血、预防MI和改善生存率,不论既往有无MI病史(Ⅰ类推荐,证据水平B)。慢性心绞痛或心肌缺血伴高血压、既往有MI或左心室功能低下患者应首选β阻滞剂(Ⅰ类推荐,证据水平A)。 2. 种类和剂量:临床首选β1受体阻滞剂,常用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和比索洛尔。非β1受体选择性者不良反应多均基本不用。 β阻滞剂宜从小剂量开始(如1/4目标剂量),若能耐受可渐加到目标剂量:比索洛尔10 mg 每日1次,美托洛尔平片50~100 mg 每日2次或美托洛尔缓释片200 mg每日1次,阿替洛尔25~50 mg每日2次。原则上使静息心率降至理想水平(55~60次/min)为宜。给药剂量应个体化,可根据症状、心率及血压随时调整。 3.注意事项:需特别注意的是,若用药后出现有症状的严重心动过缓(心率低于50次/min),应减量或暂时停用,而非停药,否则易致心率反跳性增加,有引起心肌缺血或心绞痛症状频发的风险。 三、ST段抬高的MI (一)循证医学证据 ?????? 1.急性期:早期的两项大样本临床试验(ISIS-1和MIAMI),以及再灌注治疗广泛应用于AMI后的大型临床研究如TIMI-Ⅱ、美国国家MI注册登记2、GUSTO-I、PAMI和CADILLAC等均证实,β阻滞剂口服或静脉给予可降低AMI急性期病死率,改善长期预后。 晚近颁布的COMMIT/CCS-2试验是迄今β阻滞剂应用于AMI领域规模最大的临床研究,共有1250家医院,纳入45 825例患者。中国的一些医院也参与了此项国际多中心,安慰剂对照的随机研究。中度HF(KillipⅡ或Ⅲ级)未作为禁忌证。治疗组首剂静脉给予美托洛尔5 mg,如收缩压>90 mmHg且心率>50次/min,同样剂量可给予第2次和第3次。末次静注后15 min,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50 mg,并在随后24 h内每6 h给药1次,尔后每日应用200 mg,共4周。结果主要终点事件(死亡、再梗死或心脏骤停)美托洛尔组和安慰剂组并无差异;静脉应用美托洛尔虽减少了各类再梗死,降低了致死性心律失常和心室颤动的危险,但增加了心原性休克的危险。这一结果表明,AMI患者应用静脉注射的β阻滞剂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即必须排除有禁忌证包括可能发生心原性休克的患者,并采用适当的给药剂量和速度,才能使患者获益,又确保安全。 2.MI后的二级预防:一些长期的临床试验对3.5万例以上的MI后存活患者随访表明,β阻滞剂可降低心原性死亡、心脏性猝死和再梗死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达20%~25%。与安慰剂相比,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噻吗洛尔、醋丁洛尔和卡维地洛的临床试验均得到阳性结果,而其他一些β阻滞剂如阿普洛尔、阿替洛尔、氧烯洛尔等未获有益的阳性结果。对多达82项随机研究(其中31项为长期随访)所做的荟萃分析表明,长期应用β阻滞剂的患者,尽管同时也用了阿司匹林、溶栓药物或ACEI,AMI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降低。β阻滞剂治疗每年每百例患者可减少1.2例死亡,减少再梗死0.9次。 在心血管合作项目中对超过20万例MI患者的回顾性分析表明,β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