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诊断学Z
四、问答题
1.请写出脘腹部各部位的划分及名称。
┌ 脐上部位 ── 称“大腹” │ 脘腹各部 │ 上腹部位 ── 称“胃脘” ┤ 位的划分 │ 脐下部位 ── 称“小腹” └ 小腹两侧 ── 称“少腹”
── 以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为特征。
浮脉──轻按即得,重按反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⑵ 长脉:长脉——以首尾俱长,超越三部为特征脉长度类 平脉应指寸、关、尺三部。 ┌ 长脉——以首尾俱长,超越三部为特征。 ┌脉长 ┤ 脉长│ └ 弦脉——以端直以长,如按琴弦为特征。 度类┤ │ ┌ 短脉——以首尾俱短,不满三部为特征。 └脉短 ┤ └ 动脉——以脉短如豆,且兼滑数为特征。 迟脉 ── 以一息不足四至为特征。
┌ 数脉 ── 以一息五六至为特征。 │ ┌ 率快 ┤ 疾脉 ── 以一息七八至为特征。 │ │ 脉率类┤ └ 促脉 ── 以数而时止为特征。 │ │ ┌ 迟脉 ── 以一息不足四至为特征。 └ 率慢 ┤ └ 缓脉 ── 以缓而无力稍弛为特征。涩脉 ─ 以往来艰涩,三五不调为特征脉流利度类 主要有滑涩两类。 ┌ 滑脉 ─ 以往来流利,应指圆滑为特征。 ┌ 滑类 ┤脉流│ └ 动脉 ─ 以滑数有力,脉形如豆为特征。 利┤度类│ ┌ 涩脉 ─ 以往来艰涩,三五不调为特征。 └ 涩类 ┤ └ 结脉 ─ 以脉率缓慢,节律不齐为特征。 实脉 ── 洪、弦、紧、牢脉均以有力为特征。
┌ 虚脉 ── 微、弱、濡、散脉均以无力为特征。 脉力┤ 度类└ 实脉 ── 洪、弦、紧、牢脉均以有力为特征。
4.请写出以下各脉象的相类脉(只写出名称,不要求具体描述):
⑴ 洪脉:⑵ 虚脉:⑶ 浮脉:⑷ 弦脉:⑸ 数脉:
浮脉:①散脉②芤脉
:疾脉
:大脉
:①弱脉②微脉
::①紧脉②革脉
(1)白色主病: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 (2)黄色主病:主脾虚、湿证。 (3)赤色主病:主热证,亦可见于戴阳证 (4)青色主病:主寒证、疼痛、气滞、血瘀、惊风。 (5)黑色主病: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
1.于某,女,35岁。8天前起两胁疼痛,右侧较剧。刻下寒热往来,两目发黄。胁肋疼痛,胸闷恶心,食欲不振,口苦溺赤,大便干结,舌尖边红,苔白腻,中根色黄,脉濡数。
请作出证候诊断,并进行病因病机分析。
脏腑辨证:肝胆病辨证——肝胆湿热证
本证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食肥甘,湿热内生,或由脾胃纳运失常,湿浊内生,土壅侮木,致使湿热蕴阻肝胆所致。
湿热内阻肝胆,疏泄失职,气机不畅,故胁肋灼热胀痛;湿热郁蒸,胆气上溢,则口苦;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则见身目发黄;邪居少阳胆经,枢机不利,正邪相争,故见寒热往来。湿热郁阻,脾胃升降、纳运功能失司,故见厌食腹胀,泛呕,大便不调。足厥阴肝经绕阴器,若湿热之邪循经下注,可见阴部瘙痒,女子带下色黄秽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均为湿热内蕴之象37岁。月经未潮5月余,经治未效。刻下表现有头晕目眩,心慌健忘,失眠多梦,腿酸抽筋,视力下降。查:面白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请作出证候诊断,并进行病因病机分析。
血病辨证──血虚证
[证候分析] ┌ 血不荣于上 ── 头晕眼花,唇、舌色淡,面色淡白或萎黄。 │ 血不养心、神 ── 心悸多梦。液 │┤亏 │ 肌肤失养 ── 手足发麻、肤涩、指甲色淡 │虚 │ │ 冲任失充 ── 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经迟或经闭。│ └ 脉道失充 ── 脉细无力。 胃阳虚证【机理分析】本证多因饮食失调,嗜食生冷,或过用寒凉、攻伐药物,或脾胃素弱,阳气自衰,或久病失养等原因所致。 胃阳亏虚,虚寒内生,寒凝气机,胃气不畅,故胃脘绵绵冷痛,食少脘痞;证情属虚寒,故喜温喜按,食后缓解;受纳腐熟功能减退,水谷不化,随胃气上逆,则呕吐清水,或夹有不消化食物。阳虚气弱,机体失于温养,故畏寒肢冷,体倦乏力。阴津未伤,则口淡不渴。舌质淡嫩或淡胖,脉沉迟无力,为阳虚生寒之象。本证以胃失和降的表现及阳虚见症为辨证要点35岁。平素溲赤,便干,常口渴咽干。两天前外出感寒,遂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声重。查:舌红苔黄,脉浮紧。
请作出证候诊断,并进行病因病机分析。
平素溲赤,便干,常口渴咽干为阴虚证:阴液亏少,则机体失却濡润滋养,则形瘦、口燥、咽干、便结外邪侵袭肌表,卫气被遏失其温煦,故恶寒;卫气起而抗邪,邪正相争,故发热。病邪在表尚未深入,故舌象无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力隧道电力隧道工程c标段施工方案.doc VIP
- 九年级物理第21章《信息的传递》全章课件.ppt VIP
- Unit 4 Fun with numbers(Get ready)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妇产科)子宫内膜癌教学查房.pptx
- 供应商审核报告范文模板.docx VIP
- 机场行测考试题库.pdf VIP
- 2025年《网络设备配置与安全》课程标准.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入学语文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外国语2025高一入学英语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外国语2025高一入学数学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