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地区银杏叶养成分的测定及评价.docVIP

抚顺地区银杏叶养成分的测定及评价.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抚顺地区银杏叶营养成分的测定及评价 朱婉迪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化系05园艺技术 113006 摘 要:本文运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紫外吸收法、蒽酮法分别测定了抚顺地区银杏叶中维生素C,蛋白质,可溶性糖的含量。测得的结果与南方地区银杏叶营养成分进行比较,为研究、开发抚顺地区银杏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银杏叶 VC 蛋白质 可溶性糖 测定 中图分类:O 657 文献标识码:A 1 银杏叶概述 1.1 银杏叶资源与成分 银杏(Ginkgo??Liloba??L.)银杏科,银杏属,俗称白果,公孙树。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美洲,与动物界的恐龙一样称王称霸于世至50万年前,发生了第四纪冰川运动,地球突然变冷,绝大多数银杏类植物濒于绝种,唯有我国自然条件优越,才奇迹般的保存下来。所以,科学家称它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目前,浙江天目山湖北大别山、神农架等地都有野生、半野生状态的银杏群落毫无疑问,银杏叶也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到目前为止已知其化学成分的银杏叶提取物多达160余种主要有黄酮类、萜类、酚类、生物碱、聚异戊烯、奎宁酸、亚油酸、蟒草酸、抗坏血酸、a-已烯醛、白果醇、白果酮等。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等单位于60年代用银杏叶研制出舒血宁针剂,经试验对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疗效[1]。利用银杏果叶的有效化学成分和特殊医药保健作用加工生产保健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正引起国内外研究、开发、生产单位的重视,各国众多企业竞相研制生产以银杏为原料的天然绿色产品,替代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副作用的合成化学品,从而为中国的银杏资源的开发利用开辟了无比广阔的前景,迅速提高了银杏的利用价值及其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影响,为社会创造了就业和财富,为人类带来了健康和长寿。在国家重点主持的具有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研究中,杏灵的银杏叶制剂杏灵颗粒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率先在国际上提出“用复合成分开发单一植物原”和“溶剂提取原理的修正”的开发银杏产业全新理论;摒弃德国传统的溶剂提取理论,独辟蹊径,采用两种高分子物料“双重吸附、双重去除”,使银杏制剂的明确有效成分比例在德国著名同类产品30%基础上,增加到了50%;独创银杏酸控制及检测技术,使国内银杏制剂含量标准产生变革与升华,保证了现代中药的安全性由于对心脑血管疾病确切的疗效,银杏叶制剂多年来一直在欧美天然药物制剂的销售排行榜中保持首位[2]。而其中“龙头老大”的地位,又长久以来为掌握着银杏叶提取物专利的德国Schwabe公司占有,它在国际银杏叶市场的年销售额在10亿美元以上。随着银杏种植业的发展,国内外各类银杏加工企业迅速崛起。1996年,美国AIM公司开发了活性银杏提取物,并申请了美国专利。尽管欧洲和北美诸国在深加工方面的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但是由于资源缺乏,其发展还是受到了制约。事实上,GBE及其附属产品的经济效益十分惊人[3]。据测算,银杏干叶、粗提取物、药制品的附加值之比约为1:5:100。我国目前可年产优质银杏干叶2万t,若加工成质量合格的终端产品,则可创利200多亿元。同时,保健型银杏叶饲料添加剂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这将成为银杏叶利用的新的增长点。 [4] 3.2.1.1样品的提取 用水洗净,用纱布或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然后称取20.0g,加2%草酸100mL 置于砚钵中磨成浆状。称取浆状物5.0g,倒入50mL容量瓶以2%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静置10min。过滤(最初数毫升滤液弃丢)。滤液备用。 3.2.1.2 滴定 (1)标准液滴定 准确吸取标准抗坏血酸溶液1.0mL置100mL锥形瓶中,加9mL1%草酸,微量滴 定管以0.1%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淡红色,并保持15s即为终/点。由所用染料的体积计算出1mL染料相当于多少mg抗坏血酸。 (2)样液滴定 准确吸取滤液两份,每份10.0mL分别放入两个100mL锥形瓶内,方法同前。 3.2.1.3结果处理 V——滴定时所用去染料体积数 T——每毫升染料能氧化抗坏血酸质量数 m0——10mL样液相当于含样品之质量数 m——100g样品中含抗坏血酸的质量 样液1 样液2 V (mL) 1 0.8 T (mg/mL) 0.01049 0.01049 m0 ( g) 1 1 m (mg) 0.01049 0.01192 m平均值 (mg) 0.011205 3.2.2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3.2.2.1样品的提取 用水洗净,用纱布或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然后称取0.5 g置于砚钵中加入缓冲液5mL研磨成匀浆后,3000r/

文档评论(0)

lanhe89759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