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原州区林下经济发展探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固原市原州区林下经济发展探讨.doc

固原市原州区林下经济发展探讨   摘要 针对固原市原州区林下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其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并提出了林下经济的发展思路与保障措施,以期促进当地林下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思路;保障措施;宁夏固原;原州区   中图分类号 S759.7;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202-01   发展林下经济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笔者针对固原市原州区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际,提出了发展原州区林下经济的思路,以期为林下经济建设提供参考。   1 基本情况   原州区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东北麓,是固原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也是本地区的重点经济文化核心区。辖11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6.1万人,总面积2 760 km2。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境内山川交汇、沟壑纵横、丘陵起伏连绵,按自然立地类型和气候条件,分为南部阴湿土石质区、东部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北部清水河谷川区。海拔1 470~2 900 m;年平均降雨量471.2 mm,多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9.3%;年均气温6.2 ℃;年积温2 263 ℃;无霜期103~148 d;全年日照时数2 527 h;干燥度1.63。地势南高北低,土层深厚,土壤主要有山地灰褐土、草甸土、黑垆土和湘黄土;川区土壤盐渍化较重,平均pH值在7.5以上。   至2013年底,原州区林地总面积为11.85万hm2,其中国有林地面积2.75万hm2,国有林场代管面积9 400 hm2。目前,原州区集体林权制度基础改革工作已结束。完成林改面积7.22万hm2,涉及11个乡镇,60个行政村,6.4万户,25.7万人。通过改革,明晰了产权,放活了经营权、保障了收益权,让农民吃了“定心丸”,增强了林业发展后劲和发展林下经济的意识,为实现林业增效、农民增收,转变现代林业发展方式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2.1 林下种植   充分利用林区特殊的气候环境和土、肥、水、汽、温度、光照等资源,在林间或林区周边选择合适的地点,发展苗木培育、果树栽培、蔬菜种植、中药材种植、牧草种植、食用菌培育等适合林下发展的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   2.2 林下养殖   利用林地内的花、草、树木、昆虫等资源,在林下开展鸡、羊、牛、兔、蜂等散养或圈养,发展林下养殖业。在增加收入的同时,鸡、羊、牛、兔等畜禽粪便还可以提高林地肥力,达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2.3 林产品加工   柠条、山桃在原州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且柠条需要定期平茬复壮。要利用丰富的柠条、山桃资源,积极引导林区周边群众开展枝条编制、小工艺品制作等林产品加工,既省去了柠条平茬作业,又能增加农民收入。   2.4 生态旅游   充分发挥林区的自然生态景观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优势,同时借助须弥山石窟等古遗迹、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等红色景点,以国有林场封山育林区绿色山水生态游连接景点旅游线路,大力发展寻古游、红色游,带动周边农家乐、旅店等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农民增收。   3 林下经济发展思路   3.1 经营模式   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以农民为主体,实行种养大户、专业户自主承包经营;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协会合作经营;三是通过招商吸引企业投资经营;四是实行“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园区+农户、种养大户”的经营模式;五是重点扶持建设发展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以国有林场、生态移民迁出区,或企业自主择地和土地流转方式为主。   3.2 林下经济建设重点及布局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认真实施,扎实推进。逐步形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示范带动力强,特色鲜明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产品加工业的示范点、示范户或示范基地,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1-2]。一是在南部阴湿土石质区,包括市区以南的张易镇、河川乡、开城镇、官厅镇以及中河乡的部分区域,鼓励扶持发展以苗木培育、中药材种植、果树栽培、食用菌栽培等为主的林下种植业,辅以发展鸡、羊、兔、猪等养殖业,及林产品加工[3]。二是在东部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包括炭山乡、寨科乡全境,官厅镇、头营镇、三营镇和河川乡的部分区域,主要发展鸡、牛、羊、兔等养殖业,辅以发展苜蓿等牧草种植业,及林产品加工。三是在北部清水河谷川区。包括清水河谷两岸的三营镇、头营镇、彭堡镇、中河乡和官厅镇等,主要发展蔬菜种植、苗木培育和鸡、牛、羊、兔等养殖业,饲草、料加工业等。   4 保障措施   4.1 多措并举,深入推动   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项目带动、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