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整理版)讲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玉米田间精细管理技术 玉米(学名:Zea mays),亦称玉蜀黍、包谷、苞米、棒子,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而居第三位。中国年产玉米占世界第二位,其次是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玉米喜高温,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30。拔节期日均18以上。从抽穗到开花日均26~27。玉米在砂壤、壤土、粘土上均可生长。一、生育时期 在玉米一生中,由于自身量变和质变及环境变化的影响,不论外部形态特征还是内部生理特性,均发生不同的阶段性变化,这些阶段性变化,称为生育时期,如出苗、拔节、抽雄、开花、吐丝和成熟等。各生育时期及鉴别标准如下: (1)出苗期:幼苗出土高约2cm的日期 三叶期: 植株第三片叶露出叶心3cm (2)拔节期:植株雄穗伸长,茎节总长度达2~3cm,叶龄指数30左右 小喇叭口期:雌穗进入伸长期,雄穗进入小花分化期,叶龄指数46左右; 大喇叭口期: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雄穗进入四分体期,叶龄指数600.8cm左右,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 (3)抽雄期: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cm (4)散粉期:植株雄穗开始散粉 (5)抽丝期:植株雌穗的花丝从苞叶中伸出2cm左右 子粒形成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体积基本建成,胚乳呈清浆状,亦称灌浆期; 乳熟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迅速增加并基本建成,胚乳呈乳状后至糊状; 蜡熟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接近最大值,胚乳呈蜡状,用指甲可划破; (6)完熟期:植株子粒干硬,子粒基部出现黑色层,乳线消失,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 一般大田或试验田,以全田50%以上植株进入该生育时期为标志。 二、选地整地 玉米是喜肥水、好温热、需氧多、怕涝渍的作物,过酸、过粘和瘠薄的土壤都会使玉米生长不良。因此,选地最好以排灌方便、便于管理、PH6.5—7之间、肥力中等以上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整好地是保全苗的前提条件。选地后进行深耕耙平,一般要做到两犁两耙,耕作层深30厘米以上,以达到“地平、土细、墒足、肥高”的整地质量要求。整地后按双行植行距120—140厘米放线开沟,为了排灌方便,结合整地还应开沟作畦,修好四面排水沟。要求做到畦平沟直,沟沟相通,排灌畅通。适合本地的良种应是高产稳产,品质良好,抗病抗倒,又能适合市场需求,销路好。浚单18,浚单20我省种植玉米由于温度较高,一般采取直播栽培,而较少采用育苗移栽。具体方法是起畦种植,畦宽120—140厘米(包沟),畦高约20厘米左右,在畦面上开两行间隔50—60厘米的浅沟,将已处理好的种子每点双粒播于沟中(按株距),边播边盖土,盖土1寸并踏实1、苗期的管理 玉米苗期是生根发叶和茎、节、叶分化形成的营养生长时期,根系的大部分在此时形成。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做到苗全、苗齐、苗壮,为穗粒期的生育打好基础。 (1)定苗、间苗:掌握“去弱留强,间密存稀,定向、留匀、留壮苗”的原则,定苗一般在5片真叶时进行,每穴留一株壮苗,同时进行查苗补苗,带土移苗,并浇足定根水,保证幼苗成活。如缺苗过多,可用补播种子的办法解决。 (2)中耕除草:玉米苗期中耕可进行12次,并结合施肥,适当培土。中耕的深度要求做到苗旁浅、行中深,定苗前浅,定苗后深,同时注意对病虫害的防治。 (3)水肥管理:在5—6片叶时,第一次追施苗肥,每亩施,于畦中间开沟条施,然后盖土。苗期如缺水,应及时进行灌水,宜沟灌。在雨天、土壤潮湿、积水的情况下,要注意开深沟排积水,改善土壤通气条件。 2、穗期的管理 穗期田管目标是:攻秆、攻穗、严防缺水脱肥,使植株整齐、茎节粗短、叶片宽厚,根粗量多,雌雄穗发育好。 (1)水肥管理:在89片叶时,进行第二次追肥,即施攻秆肥肥量占总施肥量的25%左右,每亩施复合肥10kg,施肥方式为条施。在1415片叶时(大喇叭口期),进行第三次施肥,即施攻穗肥肥量占总施肥量的35%左右,每亩施20kg,结合大培土施用。玉米从拔节到抽穗植株开始进入旺盛生长,需水分多,尤其抽雄前后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这时缺水,发育不良,雌雄花期不协调,影响授粉,造成秃顶、缺粒或空秆,所以这时期应保持土壤持水量在7080%。雨水多的地区,要注意开沟排水。 (2)中耕培土:为防止土壤板结,消灭杂草,提高根系的生长机能,促进根系的多发和深扎,穗期要根据土壤和杂草情况进行中耕、培土。一般拔节到抽雄前进行12次中耕,在行间进行24寸的深中耕,切断部分毛根,刺激多发新根,增强抗旱抗倒能力。 3、抽穗结实期的管理 此期是决定有效果穗数,每穗结实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此时,主要抓适量补肥)、抗旱与排涝、人工辅助授粉等工作。抽穗开花和灌浆时应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满足植株对水分的要求,但灌水切忌漫灌,以灌跑马水为好。雨天注意排水,以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