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闽杂优品系在闽西的生长表现及早期评价.docVIP

油茶闽杂优品系在闽西的生长表现及早期评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油茶闽杂优品系在闽西的生长表现及早期评价.doc

油茶闽杂优品系在闽西的生长表现及早期评价   摘要 对油茶闽杂优等品系在闽西长汀的生长性状早期表现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造林3年不同品系保存率为34%~89%,除了地径和枝下高以外,品系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Duncan法多重比较结果可知,品系间在两两比较中,差异均不显著。通过模糊聚类分析将17个闽杂优品系分为三大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闽杂优品系在闽西长汀总体表现良好,除了杂优26和闽杂优1品系与参考值的关联度小于0.80以外,其余15个品系均大于0.80,说明其综合性状均较为优良,其中闽杂优24的关联度超过0.9,表现最为优异。   关键词 油茶;闽杂优;生长性状;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 S79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153-04   油茶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它具有历史悠久、分布地区广、栽培面积大、用途广泛等特点[1]。且和油棕、油橄榄、椰子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食用植物,具备很高的经济利用价值[2]。长汀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水热资源丰富,低山丘陵多,山地土壤以红壤为主,气候地理条件十分适合油茶生长,群众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很高,近几年主要引进省外“长林”、“赣州油”等品种。为了选育适宜闽西长汀推广应用的本省油茶高产品系,长汀县引进福建省油茶品系在馆前镇开展了油茶闽杂优品系试验。该文是以17个油茶闽杂优品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各品系的早期生长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及综合评价,旨在为了解油茶闽杂优品系在闽西地区的早期生长适应情况,为油茶高产品系的选育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长汀县馆前镇汀东村033林班01大班040小班,面积约0.67 hm2。地貌类型为低山,海拔540 m,地势平缓,坡度18°,坡向西南,立地类型为Ⅱ,土壤为红壤。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均温18.1 ℃,1月月均温7 ℃,7月月均温27 ℃,极端最高气温38.9 ℃,极端最低气温-10 ℃;地貌类型为低山,海拔540 m,地势平缓,坡度18°,坡向西南,立地类型为Ⅱ,土壤为红壤,平均日照时数1 924.6 h,占可照时数(4 423.1 h)的44%;≥10 ℃的积温为5 578 ℃,≥20 ℃的积温为4 500 ℃;年均降水量为1 737 mm,蒸发量1 443.8 mm,相对湿度81%。前茬种植经济林油奈。   模糊聚类的性状指标选择保存率、株高、地径、冠幅、冠高、年生长量、分枝数、枝下高等8个主要经济性状指标[4-5]。   1.4.3 品系幼林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参试油茶闽杂优品系的早期生长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将所有参试品系看成1个灰色系统,而每个参试品系则是该系统中的1个因素,把普通油茶的生长表现的上限指标,确定为“参考值”,以参考值的指标构成参考数列,记作X0,以参试品系的各性状指标(与模糊聚类分析的性状指标相同)构成被比较数列,记作Xi(i=1,2,3,…,n),n为性状指标个数,计算参考值与参试品系之间的关联度、关联系数及加权关联度。分辨系数ρ一般取值范围为0~1,文中取0.5。关联度大的品系则表示该品系的综合性状优良;反之,则综合性状差[6-7]。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茶闽杂优品系的造林保存率   17个油茶闽杂优品系造林3年的保存率见表1。可以看出,不同品系保存率为34%~89%,其中:杂1造林保存率低,仅34%;杂3、杂4保存率较低,分别为72%、76%,其他品系的保存率均较高,达80%以上,且品系间相差不大。   2.2 油茶闽杂优品系的生长表现   17个油茶闽杂优品系的生长性状调查结果见表2。从株高看,各参试品系除了闽杂优10低于99 cm外,其余品系均超过100 cm,其中闽杂优24最高,为127.93 cm,超过总体平均值10.38%,其余生长较快的品系分别为闽杂优26、9、1、25、4、21、11,幼树高均超过总体平均值。从地径看,闽杂优21地径最粗,为24.08 cm,闽杂优26最细,为17.65 cm,其余介于18.06~22.86 cm,超过平均值的品系为闽杂优25、2、3、5、22。各品系的当年抽梢长19.34~25.68 cm,闽杂优26抽梢最长(25.68 cm),最短为闽杂优13(19.34 cm),超过平均值的品系为闽杂优4、26、32。冠幅生长量最大的品系为闽杂优2(74.27 cm),最小为闽杂优1(42.77 cm),其余在51.83~72.27 cm。分枝数、枝下高值最大的分别为闽杂优4(5.20根)和闽杂优26(9.73 cm),其余分别为3~5根和2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