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岩黄连人工栽培技术
岩黄连人工栽培技术
来源:转载 时间:12-06
1 岩黄连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
岩黄连为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实生根(非移栽)呈类圆柱状,稍扭曲,下部有分枝,肉质黄色。初生茎节极短,抽苔后茎节逐渐伸长,伸长的茎萎软或近匍匐,株高10一40 cm,叶片肉质,羽状复叶。茎叶极脆嫩,大雨冲击易损伤。花淡黄色,总状花序顶生或对生,长7—14 em,萼片2,花辦4,雄蕊6,柱头2裂。蒴果有种子15—22粒,种子扁圆形,极细,每克种子1700—2000粒。
岩黄连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湖北、四川等省,在广西多见于桂西及桂西北等地,东兰、巴马、凤山等县较多,野生资源很少;野生岩黄连生于石灰岩洞口石缝,性喜阴凉气候条件,生长温度为0—30℃,最适温度为lO.20℃,高于30℃生长停止,高于33℃,植株受伤害,故夏季因气候不适而被迫休眠。岩黄连具有较明显的趋光性,盆栽的岩黄连在人工设置的强弱光照区放置2h,植株向光照较强方向倾斜,如将已向强光方向倾斜的植株反转至弱光方向,两小时后,植株同样向强光方向偏移。因而在温度不太高和少有大雨的晚秋、冬季及春季,采用露地栽培能满足其对光照的需求。岩黄连适宜在富含有机质、土壤质地疏松、中性偏弱碱性的土壤中生长,较耐旱,忌积水,在生长期间,保证水分均衡供应,植株生长加快。植株于1月中旬以后陆续抽苔,2月中下旬开始陆续开花,3月下旬至4月盛花,就单花而言,从开花到蒴果成熟为30 d左右。开花结果期为2—5月,6月份以后植株休眠渡夏,至9月份天气转凉,植株逐渐恢复生长,11月至次年4月为植株旺盛生长期。
2岩黄连种植栽培技术
2.1 生产基地选择与整地根据岩黄连的生长特性,应选择排水良好、土壤疏松、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忌在土质粘重、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地块栽培。在种植(或播种)前1—2月翻耕土壤,按1.6 m划线起畦,畦宽1.2 m,沟宽0.4 m,沟深30-35 cm,起畦后,在畦面撒施经充分沤制腐熟的农家肥。
2.2 种苗培育
2.2.1 苗床整地施肥苗床整地施肥与大田基本相同,但苗床整地要求畦面土壤更细碎、平整,略成龟背形。
2.2.2 苗床避雨遮阳设施的搭建由于岩黄连种子极细,幼苗出土后忌日光直晒和雨水冲击,因而需搭建避雨遮阳设施。搭建时采用两畦共一棚,按O.8—1.0 m插一条长6 m的竹片作拱棚骨架,拱棚的两侧及中央横扎3根竹片,以利加固棚架结构,用宽4 m农膜盖下层,宽4 m遮阳网盖在农膜上,然后用竹片将农膜和遮阳网夹紧.
2.2.3 播种及幼苗培育岩黄连播种后约20 d开始出苗,一年四季均可播种,半年生栽培多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播种,播种密度为5-10g/m2,播种后淋足水份。在整个育苗过程中经常保持畦面湿润,以利幼苗生长。
2.2.4 幼苗假植营养土配制:稻田土5份,火烧土3份,腐熟农家肥2份,将营养土充分拌匀后,堆沤5-7 d后装于营养杯。或将火烧土、精细农家肥平铺于畦面,然后与田土充分拌匀,形成培肥苗床。
当幼苗长至4张真叶即可移人营养杯和培肥苗床继续培养,苗床假植规格为10 cm x 10 cm.幼苗假植于培肥苗床的生长速度比假植于营养杯的快,但在移栽大田时伤根相对较多。
2.3 栽植方式岩黄连栽培有半年栽培和一年以上栽培两种方式,半年栽培指头年9—10月份定植,次年5月份采收;一年以上栽培指头年9至10月份定植,次年5月份不采收,而是让其渡夏继续培养,栽植时间为1—3年,虽然单株产量较高,但由于渡夏气温高,病害严重,成活率较低。因而目前生产上仍以半年栽培较多。
2.4 定植当幼苗生长至8张真叶以上即可定植于大田,通常于9—11月定植,定植规格为30 cm x 30 cm,由于幼苗根系脆嫩,定植时应尽量避免伤根,土壤应适当湿润,并以细土护根,轻轻压实,然后淋洒足量的定根水。
2.5 田间管理
2.5.1 水肥管理定植15 d内,如天气干燥应每天傍晚淋1次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提高成活率和缩短缓苗期,15 d以后,结合浇水,隔7—10 d施1次复合肥,2个月以后每15天施肥1次。
2.5.2 中耕除草种植岩黄连的田地,经过培肥和多次追肥,杂草极易生长,同时土壤表面也易板结,应及时除草和浅松表土。
2.6 主要病害及防治
2.6.1 茎基腐病这是岩黄连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岩黄连的根茎,茎基黑褐色腐烂,而导致整株死亡,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病,6—9月份发病严重。防治方法:选择沙壤土,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植株抗病力,施用生物多抗菌肥或生物钾肥可以减轻病害发生。发病初期喷1:l:200倍波尔多液,间隔喷施OS一施特灵600倍。
2.6.2 灰霉病该病初发于叶及叶柄,以后漫延侵染茎部,严重时常引起整株霉烂,发病的茎叶表面产生一层鼠灰色的霉状物,温凉潮湿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光》测试卷(含答案).pdf VIP
- 08K507-1~2、08R418-1~2 管道与设备绝热.pdf VIP
- UV固化灯.pdf VIP
- 第二单元 第5课《网络协议分层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docx
- 竞选大学心理委员PPT模板.pptx VIP
- 《生态学》第5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教学课件(非AI生成).ppt
- 新22J01 工程做法参考图集.docx VIP
- 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pptx VIP
- 一种梁板式高桩码头上部结构的施工方法.pdf VIP
- 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对医疗资源配置优化与公平性的探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