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
【考点命题规律分析】
3年考情统计 题型示例 考点分析 命题趋势 3年8考,分值22分 2015天津,3、4, 8分
2015上海,13、14,4分
2014上海,11,2分
2013江苏,8,2分
2013上海,5、6,4分 通过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分析,全国新课标卷直接考查三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试题不多,其他省份的课标卷也是偶尔考查,但是上海和江苏的地理单科卷每年都考查这一考点,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难度系数0.70左右 根据对近5年来对这个考点考查的统计来看,该考点也是属于高频考点,主要以热点事件或地质景观图、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分析不同岩石的成因及对人类的影响 [考点分层透析]
【典型例题】(2015·天津,3、4·8分)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⑴~⑵题。
⑴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⑵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A.变陡了 B.变缓了 C.无变化 D.无法判断
【答案】⑴C ⑵A
【解析】
第(1)题,首先岩层断裂,然后上地幔软流层的矿物沿断层上升到地表,即岩浆喷发,形成岩浆岩,再经过外力作用,依次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形成河滩泥沙。
第(2)题,图示意纵坐标单位为米,横坐标的单位为千米,两者比例尺只差距较大,所以绘制火山剖面图坡度比实际坡度要大
【考点透析】三类岩石的形成、特点和用途
类型 形成 特点 用途 岩浆岩 侵入[来源:学|科|网]
岩[来源:学科网] 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侵入岩石圈上部,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来源:Z§xx§k.Com] 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来源:学*科*网Z*X*X*K] 喷出
岩 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的有流纹或气孔 沉
积
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形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的岩石 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 变
质
岩 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成的岩石 片理构造 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为下面的模式图:
[考点规律揭秘]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技巧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可通过变形产生多种不同的变式,常见的岩石圈物质循环各种变式图,如下所示:
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要掌握以下几点技巧:
(1)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因此正确判断出岩浆是解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的关键。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只有一个箭头。即只有一个箭头的就是岩浆岩,其作用即为冷却凝固作用。
(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
(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都有可能重熔再生成岩浆。
(4)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示例】(2013·上海卷,5、6,4分)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
(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
(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② B.③ C.④ D.⑤
【图形解读】
【答案】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石灰岩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变质成变质岩。①过程代表变质作用,则这一过程中温度升高,压力升高。所以本题选C项。
第(2)题,大洋中脊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岩浆从板块的分离边界处喷发形成海岭。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是因为岩浆活动形成。图中④表示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所以本题选C。
【考点经典试题训练】
[3年高考真题]
(2015?上海卷,13、14,4分)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疏密程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严重蛇咬伤病人的恢复过程--一年半时间讲解.ppt
- 严州中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月份阶段测试地理试题讲解.doc
- 岩浆过程和火成岩地质-翻译中出讲解.doc
- 岩浆岩岩石学讲解.doc
- 岩矿分析化学专业生产实习报告讲解.doc
- 岩棉板施工方案讲解.doc
- 岩石部分复习大纲讲解.ppt
- 岩石的分类讲解.ppt
- 岩石分类构造讲解.doc
- 岩石力学考试题讲解.doc
- 2025年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评估报告.docx
- 急诊护理病例讨论.ppt
- 航空运输行业2025年复苏策略与市场潜力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短视频平台商业模式探索与用户增长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教育行业市场推广策略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康复医疗服务机构连锁化运营模式下的患者隐私保护研究.docx
- 消费升级下高端母婴产品市场产品创新与市场竞争力分析报告.docx
- 宠物领养与救助2025年市场结构研究报告.docx
- T_CQTAH 003—2025(检验检测机构内部审核指南).pdf
- 高中历史人物评述教学在价值观教育中的实践探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