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地弓形虫.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刚地弓形虫

旋毛虫钻入肠粘膜组织(组织切片) 2.幼虫移行期 (肠外期、肌型期) 新生幼虫进入横纹肌 临床表现 发热、眼睑或面部水肿、过敏性皮疹、肌肉酸痛、EOS增高等。 以腓肠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疼痛最明显。可有吞咽困难、语言障碍。 可致肺炎、心肌炎、脑炎等,可致死亡 此期病程:2周-2月以上 急性旋毛虫病病人 急性旋毛虫病病人 3.囊包形成期(恢复期) 肌细胞修复过程 患者全身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但肌肉疼痛仍可持续数月。 四、诊断 (diagnosis) 1.询问病史:生食肉类史 2.病原诊断:肌肉压片法(活检、剩肉检查)、人工消化法 3.免疫诊断 环蚴沉淀试验、ELSIA、胶乳凝集试验(LAT)、IFA、IEST等 检测循环抗原:dot- ELISA、免疫渗滤实验等 五、流行 (epidermiology) 世界性分布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旋毛虫幼虫囊包的抵抗力较强,能耐低温。晾干、腌制、涮食等 生食或半生食受染的猪肉占发病人数的90%以上 我国旋毛虫病的地理分布 河南省旋毛虫病的地理分布 检查头数 六、防治 (prevention treatment) 1.改变食肉方式 2.严格肉类检疫 3.治疗:首选丙硫咪唑,也可用甲苯咪唑 病例 国庆节期间(1 0月1日),武汉某学院49名学生从市场购2.6kg瘦猪肉,切成厚度为0.5cm的肉块,炭火烤吃。从 10月18日至11月3日先后有19人发病。49人中吃肉串10块以上者10人,均发病;吃6~10块者11人,9人发病;吃肉串少于6块的28人未发病。 临床表现:19例均有发热,热程l周或超过l周;腓肠肌疼痛,重者全身肌肉疼痛,心悸、胸闷、脉缓,或有烦躁、头痛、表情淡漠、嗜睡等表现。 检查:WBC(8.7~16.0)x 109/L,E6%。腓肠肌活检4例中有l例找到旋毛虫幼虫囊包。 问题: 1.本次集体暴发的疾病是什么? 2.旋毛虫病的感染途径和方式是什么? [思考题] 1. 旋毛虫病对人类的有哪些危害?近期流行的原因有哪些? 旋毛形线虫 (Trichinella? spiralis?) 张进顺 分类 线形动物门(Nemathelminthes) 有腺纲(Adenophorea) 嘴刺目(Enoplida) 旋毛科(Trichinellidae) 毛形线虫属(Trichinella) 简史 1828年,Peacock 在伦敦进行尸检时首次在人体肌肉中发现该虫 1835年,Owen描述了该虫的形态,并命名为旋毛虫(Trichina spiralis 1895年,Railliet提出将旋毛虫的属名从Trichina改为Trichinella,因为早在1830年Trichina 已被用于蝇的一个属名 1881年,我国首次在厦门猪肉中发现此虫 1964年,在西藏林芝地区发现第1例人体旋毛虫病 此后在云南、西藏、四川、广西、湖北、河南、山西、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先后发生数百起旋毛虫病暴发,估计目前全国感染人数超过2000万 旋毛虫属分为8个种,3个未定种: 旋毛虫(T. spiralis)(我国有此虫) 乡土旋毛虫(T. nativa)(北方旋毛虫,我国有) 布氏旋毛虫(T. britovi) 伪旋毛虫(T. pseudospiralis)(不形种成囊包) 米氏旋毛虫(T. murrell) 纳氏旋毛虫(T. nelsoni)(南方旋毛虫) 巴布亚旋毛虫(T. papuae)(不形成囊包) 津巴布韦旋毛虫(T. zimbabwensis)(不形成囊包) 3个分类地位未定基因型(genotype): Trichinella T6、T8、和T9 一、形态(morphology) 雌虫3-4mm × 0.06 mm, 雄虫1.4-1.6 × 0.04-0.05 mm, 生殖系统均为单管型,胎生 2.幼虫 新生幼虫 长124μm×6μm 幼虫囊包 内含肌肉幼虫,长约0.25-0.5mm×0.21-0.42mm 旋毛虫幼虫-营养细胞复合体 二、生活史(life cycle) 食入肌肉幼虫30-48h、4次蜕皮发育为成虫 第5天生殖系统成熟,产幼虫1500-2000 新生幼虫进入横纹肌20天后形成囊包 雌虫寿命1-4个月 旋毛虫的生活史过程 生活史要点 感染阶段:肌肉幼虫 感染方式:食入含幼虫的肉类 寄生部位:成虫----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幼虫----横纹肌 生殖方式:胎生 完成生活史需更换宿主 三、致病 (pathogenesis) 1.侵入期(肠型期) 幼虫脱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