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第12章岩浆作用与火成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学-第12章岩浆作用与火成岩

泰山石 朝阳红 华山石刻 华山 平山绿 平山柏坡黄 花岗岩 流纹岩——酸性喷出岩 黑曜岩——酸性火山玻璃 花岗伟晶岩——酸性脉岩 花岗伟晶岩主要成分以斜长石、微斜长石、石英、白云母、黑云母、电气石为主,还经常含大量稀有元素矿物,如绿柱石、铌铁矿、钽铁矿、铌钽锰矿、细晶石、富铪锆石、铯榴石、锡石、褐帘石、沥青铀矿、锂辉石、锂云母、黄玉等。 透明绿柱石、电气石、金绿宝石、紫水晶等可作宝石之用。 月岩——斜长岩、苏长岩 月海玄武岩(阿波罗登月采回样品) 第五节 岩浆的形成与地球的内热 一、岩浆的形成 岩浆冷凝能形成岩石,岩石熔化就能形成岩浆。 高温是使岩石熔化的基本因素。 压力与水分的多少对岩石熔融有很大的控制意义。 岩石的熔化过程如同岩浆结晶的过程一样,是有“分异”的,也就是分级进行的。 同一种岩石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熔出不同成分的熔融体(?)。 二、地球的内热 地球的内部是热的,而且以各种方式不断向外散热。 地球内热通过岩石向外传导是内热外流的主要方式,称为大地热流或热流(heat flow)。 在常温层以下,地温随深度增大而增高。深度每增加100m地温增加的度数,称为地热增温率(geothermal degree),或地温梯度(geothermal gradiant)。 各地的地温梯度不尽相等,大陆上的大多数地区摆动在2~5℃之间,平均约为3℃/ 100m。 地热的增温现象具有重要意义——使岩石熔融,形成岩浆。 地球内部的温度除了在垂直方向变化外,在水平方向上也有变化。 三、地热的成因 解释地热的成因有重力分异(gravitative differentiation)说与放射热(radioactive heat)说等假说。 重力分异说认为,地球由冷的星际物质相互吸引聚集而成。 放射热说认为,地球的内热是由放射性元素衰变而产生的。 霏细结构——脱玻化结构 熔蚀——早期斑晶由于物化条件改变遭到熔解。 暗化边——早期斑晶边缘分解,有暗色矿物析出。 二、火成岩的构造 火成岩的构造(structure): 是指火成岩中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大小及相互关系。 1.块状构造(massive structure): 组成岩石的矿物在整块岩石中分布是均匀的,岩石各部分在成分上或结构上都是一样的。 花岗岩 闪长岩 辉长岩 《泰山经石峪》,又名《泰山佛说金刚经》 摩崖石刻,北齐天保(550-559)间刻,刻于山东泰山斗母宫东北一公里山谷之溪床上。字径50厘米,字体介于隶楷之间,据民国初拓本计,存九百六十余字。是现存摩崖石刻中规模空前的巨制。通篇文字气势磅礴,其优游自如从容不迫之仪态,若具仙姿;其用笔圆润可人,包融篆隶而妙化为楷,结构舒博壮健,颇含浑穆宽阔之趣。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多有一些不常见的俗字,其中“万” 、“无”二字,竟与现行通用的简化字相同。这对研究我国书体的历史演变和书法艺术成就,具有相当重要的价格。 2.流动构造(flow structure):岩浆岩中的片状矿物、板状矿物和扁平捕虏体、析离体的平行排列,形成流面构造;而柱状矿物和长析离体、捕虏体的定向排列,形成流线构造。它们是岩浆流动的遗迹,流面与围岩接触面平行,流线与岩浆流动方向一致。 3.流纹构造(rhyotaxitic structure):由颜色不同的条纹或拉长的气孔构成。 4、晶洞与晶腺构造 在侵入岩中出现的孔洞称为晶洞构造。 如果孔壁上生长着排列很好的晶体则称为晶腺构造。 岩浆在压力减小和温度骤然降低的条件下,其中挥发性成分不断散失,再加上熔岩迅速降温而凝固,因而在岩石中保留许多圆形、椭圆形或长管形等孔洞,称气孔构造。( 主要是火山岩的构造) 5.气孔构造(vesicular structure) 浮石 我国浮石资源十分丰富。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的火山分布区都有浮石矿产分布,以北方地区为多,质量较好,喷发年代较新,多产于沿海地区。 清肺火,化老痰,软坚,通淋。 当气孔被岩浆期后矿物所充填,则形成杏仁构造。 6.杏仁构造(amygdaloidal structure): 7.层状构造(bedded structure) 8、枕状构造 枕状构造是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一种构造。特点为顶部是椭圆形的凸形表面,而底面是平坦的。枕状构造由玻璃质的外壳和显晶质的内核组成;枕状构造内部有气孔构造和放射节理。气孔构造主要在枕状构造的边缘部位。 枕状熔岩 9、条带状构造 不同成分的岩石彼此逐层交替,或者是成分相同但结构、颜色及造岩矿物成分或数量不同的岩石彼此逐层交替呈带状、条带状彼此平行或近于平行。 条带状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